試论闽都书院教育与干嘉之后闽学转型.pptVIP

試论闽都书院教育与干嘉之后闽学转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試论闽都书院教育与干嘉之后闽学转型

试论闽都书院教育 与乾嘉之后闽学转型; 唐宋时期是福州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其中包括教育领域。除了府学、县学等官办教育之外,书院教育在福州入唐之后千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在人才培养与储备、文化提升与发展等方面,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结合乾嘉之后闽学的转型,回顾与总结闽都书院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足迹,给予公正、全面的评价,相信对福州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一、闽都书院的缘起与发展 ; 明代书院起伏迭沓,中叶民间讲学盛行,书院各学派多带政治色彩。嘉靖年间朝廷曾两次禁毁书院,但福州书院仍有增无减。清代前、中期书院为清政府严密控制。顺治年间,清廷担心书院传播反清复明思想,下诏地方官“不许别创书院,群聚结党,及号召游食之徒,空谈废业”,雍正十一年(1733)始诏谕督抚于各省省会设一书院,??赐帑金作为师生膏火之资。乾嘉以后福州著名书院譬如鳌峰、凤池、正谊、致用等四大书院在大力推动闽学转型中功勋卓著。以下对闽都书院予以概要介绍。 ; 共学书院,位于西门街北,旧为怀安县学。共学书院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由巡抚许孚远与提学徐即登将原怀安县学旧址改建而成。许孚远认为“工必居肆而后可成事,士必共学而后可致道”,因名之“共学”。(徐即登《共学书院记》,《共学书院志》卷中)其举措有四:一是改明伦堂为时习堂;二是建左右学舍百余间;三是拨闽县开化里寺田、侯官三十都官田、闽清十一都寺田,宁德小云峰寺田若干亩,作为学田;四是从全省各地招收生员百余人,日课之外,每月两次大会。万历四十六年(1618)提学副使岳和声扩地重修,耗银1100多两。新建寝室四楹,建内堂曰“来复堂”。 ; 重修扩建后的书院,正门题“共学书院”,其后依次为凤麟山海坊、万仞宫墙;二门为“千古文在”;其后为月课之所,名为“善与人同”;其后则为观生堂;观生堂之左为“适道之门”,门内依次为求我轩、时习堂,是诸生会课之所;时习堂旁有耳房两间,左藏典籍,右存教学器材;时习堂后是道南翼统祠,祀从宋至明的先儒36人。适道之门左右各有通道,分别名“院舍东衢”和“院舍西衢”。共有号房(学舍)120间,分别以云、龙、风、虎、照、明、类、求、观、光、利、宾十二字编号命名;院舍东衢之前为“崇德”、“报功”二祠;道南翼统祠左有“味兰居”,为书院主教所居,每年春秋大会时,礼请内外乡绅有道者下榻于此;平日则文行兼优之士居之,以统领诸生。 ; 书院崇祀先贤,依次为宋程颢、杨时、游酢、王苹、陈瓘、罗从彦、李侗、胡安国、林光朝、刘子翚、刘勉之、胡宪、朱熹、蔡元定、胡寅、胡宏、刘爚、黄榦、魏掞之、高颐、陈淳、李方子、林之奇、蔡沈、真德秀、陈宓、杨方、魏了翁、廖德明;明陈真晟、蔡清、陈琛、林希元、聂豹等36人。从许孚远开始,先后入藏的图书有《十三经注疏》;《史记》、两汉书等《十七史》,《辽史》、《金史》;《龟山文集》、《延平答问》、《四先生语录》、《朱夫子答问》、《易经疑问》、《书经疑问》、《诗经疑问》、《春秋疑问》、《南皋语义》、《桯史》等。 ; 泉山书院,河西尚书里,明正德间提学副使杨子器、姚镆建为讲学处。 养正书院,乌石山北,明嘉靖七年(1528)建。金贲亨,字汝白,人称一所先生。明台州临海人。明正德九年(1514)进士,初任扬州教授。后历官南京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江西按察司佥事,兼理学务。他选拔优秀生员数十人,聚集白鹿洞书院,亲赴讲学。其后又任贵州、福建学政等。在福州创建道南书院,教育诸生“先行后文”,注重品德教育。又选优秀生员集于养正书院,研讨洛闽理学。曾于嘉靖八年(1529)在福建刻印宋朱熹撰《伊洛渊源录》14卷、明黄岩谢铎撰《伊洛渊源续录》6卷。 ; 登云书院,位于府治西登云坊,明成化间知府唐珣建。竹田书院,位于桂枝坊,明正德间同知叶鈇为工部尚书林廷选建。涌泉书院,位于闽县河口,旧为僧庵。正德十五年(1520)巡按御史沈灼建。玉泉书院,位于西门外,正德十五年,巡按御史沈灼毁淫祠改为书院。一峰书院,位于朱紫坊内,旧为广善堂。正德十五年(1520)巡按御史沈灼改为书院。养心书院,位于通津门外,明正德、嘉靖间,巡按御史聂豹建。道原书院,位于贡院南,明正德七年(1512)提学副使姚镆将怀北社学改为书院,以祀先儒林拙斋、黄勉斋。道山书院,位于乌石山麓,明隆庆五年(1571)按察使邹善建。 ; 崇正书院,位于神光寺,明嘉靖间督学副使姜宝建。三山书院,位于福州西湖,宋宝祐二年(1254)提刑王泌建,明嘉靖间知府汪文盛修。拙斋书院,位于府治西南三山驿,宋儒林之奇(号拙斋)与其徒吕东讲道处。明成化间其裔孙林培重建。 观澜书院,位于螺洲镇洲尾村。书院与螺女庙相邻,又名读书楼,是明代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