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蓝皮书-皮书数据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地整治蓝皮书-皮书数据库.doc

皮书发布责任声明 (一) 本新闻稿经本皮书主编授权发布。 (二) 本新闻稿仅代表皮书报告作者(或课题组)的观点,不代表作者(或课题组)所在单位立场,也不代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立场。 (三) 任何媒体、个人未经同意不得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名义发布皮书新闻稿。 (四) 任何媒体(包括网络)、个人对本书的报道请以本新闻稿为准,涉及作者及发布会现场嘉宾的言论,报道时请与作者和嘉宾本人联系确认。 注:本声明面向媒体,在皮书新闻稿发布时使用。 2016年《土地整治蓝皮书》发布 新闻通稿 News Release 近日,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编著的《土地整治蓝皮书:中国土地整治发展研究报告No.3》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土地整治蓝皮书是全面反映2015年中国土地整治发展实践、综合成效、探索创新的年度性研究报告。 《中国土地整治发展研究报告No.3》指出—— “十二五”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耕地保护水平显著提升 近日,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编著的《土地整治蓝皮书:中国土地整治发展研究报告No.3》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土地整治蓝皮书是全面反映2015年中国土地整治发展实践、综合成效、探索创新的年度性研究报告。 蓝皮书指出,“十二五”期间,各地依据土地整治规划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了一大批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从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分布情况看,内蒙古、黑龙江等13个粮食主产省区“十二五”期间共建成高标准农田2.9亿亩,占全国建成总量的72%。高标准农田建设在促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进一步夯实了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资源基础,对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一是促进耕地数量增加质量提升,进一步巩固了粮食安全的资源基础。“十二五”期间,我国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1615万亩,此外,各地在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通过废弃居民点复垦、工矿废弃地整治等方式复垦土地128万亩,促进了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布局。通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普遍得到提升,粮食产能明显增加。据调查统计,通过土地整治开展的32332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共新增粮食产能约500亿斤。总体上看,我国西北、西南、东北地区耕地质量等别提升较大,而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聚集区提升较小,总体上呈现出耕地质量等别提高幅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因为耕地质量等别提升较大的区域,往往是在历史上农业开发投入较少的地区,耕地质量总体水平较低,提升空间较大;而经济较发达地区耕地质量基础条件较好,提升空间相对较小,提升难度大。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通过小田并大田,减少农田中的坎埂占地,不但增加了耕地面积,而且大大提高了现有耕地利用率。据调查,海南省海口市东山镇土地整治项目,马坡村田块数量由整治前的371块变为整治后的96块,单个田块平均耕地面积由1.46公顷变为5.67公顷;湖南省长沙县金井镇涧山村生态保护型土地整治项目,整治前田块数为1500余块,平均每个田块0.5亩,户均拥有田块12块;整治后,田块数降至421块,平均每个田块1.9亩,户均田块数下降至3块,田块细碎率降低75%。 二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共新建改建田间道路135万公里、生产路78万公里,路网密度达到7.08公里/平方公里,田间道通达度达到94.7%,极大地改善了农业交通条件;新增和改善机耕面积2.54亿亩,占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63.8%。有效改善了农田灌排条件,共新增和改善农田防涝面积1.03亿亩,占建成总量的26.5%;新增和改善节水灌溉面积1.4亿亩,占建成总量的35.3%;新建机井、塘堰等水源工程80.4万座,新建、改建灌排渠(管)道304万公里,修建各类渠系建筑物485万座,其中农桥39万座,涵渡(含渡槽、倒虹吸)319万座,水闸118万座,泵站8.6万座。有效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在以土地整治为平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一些地方主动引导土地整治工程建设内容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通过配建农田基础设施,推动了机械化耕作和适度规模经营,努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吸引农业企业进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如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依托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开展土地平整,修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带动社会资金建设蔬菜大棚、养殖场等,将项目区建设成集循环农业、休闲农业、科技农业和创意农业于一体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提升了传统农业生产效益。 三是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促进了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 “十二五”期间,全国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农田防护面积3亿亩,种植农田防护林木5.4亿株,新增农田防洪面积900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