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领航】(新课标)高考语文总复习 2.2.1 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二章 鉴赏诗歌的形象
唐代实行以诗取仕,很多诗人因诗写得好而获得了一官半职。白居易16岁时,因应举诗《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打动了主考官顾况,而被录取。唐代诗人史青曾上表唐玄宗,自称曹植七步成诗尚为迟涩,他五步之内即可成诗。玄宗见表当即下旨召见,使史青以“除夕”为题作诗。史青未出五步即成一诗:“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云中改,云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唐玄宗听了,大赞其才,当即授以“左监内将军”之职。
唐代诗人“因诗得福”趣闻
第一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
真题试做
本题考查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和表现手法。词作上片前两句描写了词人的容貌形象,后两句则表现了词人的品质。这位词人,头发很短,胡须很长,眉毛高耸,俨然正怒目睁睁地睥睨环宇;一副面带“病”容又颧骨凸起的奇特形状,一个“怪”字写出了他容貌奇特的整体特征。
解析:
真题试做
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韧不拔。用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
答案:
真题试做
真题试做
本题考查的是诗歌的特定内涵。“兰”“蕙”“菊”都是美好的花草,自古以来美好的花草便寄寓了古人对美好品德、节操的追求。如《爱莲说》中周敦颐就以莲出淤泥而不染象征自己纯洁高尚的节操。
解析:
真题试做
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
答案:
真题试做
真题试做
先具体分析前两句所写到的意象的表达效果,然后进行整合。“晓路”点明起航的时间是清晨;“雨萧萧”写出起航时的天气状况;“江乡叶正飘”既交代了季节是秋季,又写出了诗人所见的落叶飘飞的景象。“雨萧萧”与“叶正飘”写出了秋景的凄清萧条。
解析:
真题试做
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答案:
真题试做
考点解读
古代诗歌鉴赏题中的形象鉴赏,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能力层级为D级。鉴赏诗歌的形象是鉴赏诗歌的基础。所谓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形象是和作者的思想情感、自身遭际、社会环境等要素分不开的。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把握其内涵,概括出它们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社会意义。
考查方向:①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②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③对诗歌意境(是指文学作品中通过意象组合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诗人主体审美情感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的体味(色彩、构成、情味、意义等)。
考向一 景物形象
考向一 景物形象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环境氛围”。找出有关景物描写的诗句“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然后分析环境气氛的特点。要注意题干要求中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解析:
考向一 景物形象
凄清或幽冷。①“蝉噪”反衬出禅智寺的幽静。秋雨秋风则烘托出禅智寺的冷寂凄清。②青苔长满台阶,寺内白鸟徘徊,不愿离去,以此烘托出禅智寺的凄清幽静。
答案:
考向一 景物形象
考向一 景物形象
考向一 景物形象
考向一 景物形象
考向二 事物形象
本题考查品味事物形象的含意,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后来古诗词中常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解析:
考向二 事物形象
同时注意文中描写杨柳时使用的“柔”字,交代出此时的杨柳是初春的杨柳。“飞絮”即“柳絮”“杨花”,“飞絮”为暮春之物,轻柔多情,漂泊无依,成为迁客骚人、异乡游子们寄托感情和哀思的实物,表达因暮春引发的惜春之情、漂泊之意。
解析:
考向二 事物形象
“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有二: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这首词抒发了暮春伤别之情,也抒发了愁情别恨。
答案:
考向二 事物形象
考向二 事物形象
考向二 事物形象
考向三 人物形象
考向三 人物形象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这首七律题为“竹轩诗兴”,写竹轩景物,自然清丽。从所写的景致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志趣。
解析:
考向三 人物形象
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答案:
考向三 人物形象
考向三 人物形象
考向三 人物形象
四种方法解答鉴赏诗歌人物形象题
四种方法解答鉴赏诗歌人物形象题
答案采样
考生1:这首诗为我们塑造了一位身处逆境却能坚守节操、志趣高洁的诗人形象。
考生2:诗人登楼远眺,贬谪之意油然而生,但却能举杯邀友,共赏雪景,一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导航】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8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doc
- 【高效导学】(教师用书)高中化学 第3章 第4节 海水中的元素配套课件 鲁科版必修2.ppt
- 【高考导航】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doc
- 【高考导航】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课件 人民版选修3.ppt
- 【高考导航】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讲 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及走向民主的历史步伐课件 人民版选修2.ppt
- 【高考导航】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2讲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doc
- 【高考导航】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ppt
- 【高考导航】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8讲启蒙运动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doc
- 【高考导航】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及东西方的先哲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ppt
- 【高考导航】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讲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及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ppt
-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件(2).ppt
- 【高考领航】(新课标)高考语文总复习 3.1.2.1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课件.ppt
- 【高考领航】(新课标)高考语文总复习 2.2.4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课件.ppt
- 《辛亥革命》教案(3).doc
- 【高考领航】(新课标)高考语文总复习 3.1.2.2 概括段意、层意和主旨课件.ppt
- 【高考领航】(新课标)高考语文总复习 3.1.1.5 综合性选择和个性化探究课件.ppt
- 【高考领航】(新课标)高考语文总复习 3.1.2.4 赏析散文的形象课件.ppt
- 【高考领航】(新课标)高考语文总复习 3.1.2.3 分析散文的结构课件.ppt
- 【高考领航】(新课标)高考语文总复习 3.1.2.5 鉴赏散文的表达特色课件.ppt
-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件(2).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