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课件第五单元25诗词曲五首讲义.ppt

2017春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课件第五单元25诗词曲五首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春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课件第五单元25诗词曲五首讲义

25 诗词曲五首;A ;2.下列各句的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D.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3.按要求默写填空。 (1)东风不与周郎便, 。 (2)转朱阁, 。 (3)兴,百姓苦; 。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典故来抒写诗人对旧友的怀念以及因人世沧桑而产生生疏、惆怅之情的诗句是: 。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名句是: 。;(5)“舍生取义”是中国古代文人所推崇的一种生死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 ”就是这种生死观的真情表白。 (6)苏轼的《水调歌头》中道尽了千古离人心愿(对远方亲友真诚的祝愿)的诗句是: 。将客观事物的道理和人间世事联系起来,表达作者豁达胸襟的句子是: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2016·白银) 题乌江亭 杜 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注释】乌江亭: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北的乌浦,相传为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之处。;4.从题材上看,这首诗与杜牧的《赤壁》同 属于 诗。 5.在《赤壁》一诗中,作者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做了假设性推想——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很可能赤壁之战是曹操取得胜利。在本诗中,作者也对已有结局的战争做了假设性推想—— 如果 , 也有可能 。;公司注册 www.kuaijifuwu.cc 翮蟲受;(2016·丽水)画堂春·寄子由① (宋)苏轼 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②净鉴新磨。小舟飞棹去如梭。齐唱采菱歌。  平野水云溶漾,小楼风日晴和。济南何在暮???多。归去奈愁何。 【注释】①这首词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于同一年,此时作者在密州,其弟在济南。②“湖”指柳湖,在今淮阳,苏轼兄弟俩曾在此泛舟。;6.《画堂春》中的“归去奈愁何”与《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都有“归去”一词,它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归去奈愁何”中的“归去”表达了苏轼与弟弟团聚的渴望,对常年在外漂泊的苏轼来说,兄弟俩曾经的相聚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是一种真实的期待;“我欲乘风归去”中的“归去”是苏轼幻想回到月宫(天上)去,对于政治上失意的苏轼来说,月亮是纯净、美好的象征,是他的精神家园。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