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历史(人民版)一轮特训第35讲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历史(人民版)一轮特训第35讲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Word版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历史(人民版)一轮特训第35讲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Word版含解析

板块三 高考研析·把握考向 真题典例 1.[2015·课标全国卷Ⅱ]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答案 D 解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开展国家经济建设。在教育上广泛开展俄语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借鉴苏联经验,故D项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外交政策并未发生转变,A项错误;到1952年底,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建立,故B项错误;“俄语热”不能体现文化教育改革问题,C项错误。 2.[2015·山东高考]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下表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指的是(  ) 研究专题论文数量(篇)甲722乙287丙614丁96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答案 C 解析 1949~1978年,中国史学研究受意识形态影响,呈现出颂扬革命、否定资产阶级改良的倾向,对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研究较多,论文数量也多,戊戌变法主张改良,最容易受到史学界轻视的是戊戌变法,故C项符合题意。 3.[2014·北京高考]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这一“重大改革”是(  )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 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答案 A 解析 抓住时间信息“1977年”和历史事件信息“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可分析得出A项正确。“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在1995年,B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在1978年,C项错误。“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是邓小平在1983年提出的,D项错误。 4.[2014·天津高考]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科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 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 答案 B 解析 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952年”可判断此时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新中国即将开始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再结合题干中的“工科系”“多科性工业大学”等信息可判断新中国即将开展工业建设,因此B项符合题意。此时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已基本完成,排除A项;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高校的院系调整并不仅仅局限于天津地区,同时也不单纯是为了天津的经济建设,排除D项。 5. [2015·北京高考]世界博览会通过展示科学技术成果,预示世界发展方向。1962年世博会在美国西雅图举行。 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第一个遨游太空的人,美国随即提出阿波罗登月计划。1962年,在西雅图举办了主题为“太空时代的人类生活”的博览会。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国际政治背景;列举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取得的航天成就。 答案 政治背景:冷战时期美苏争霸;太空军备竞赛。 我国航天成就:人造卫星;长征系列火箭;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探月工程;宇宙空间站。(答出三项即可) 解析 第一小问注意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当时正处于美苏冷战、激烈对抗时期,从美苏争霸这一角度阐述其国际政治背景。第二小问回顾教材知识作答即可。 师说高考 考频本部分内容为近年高考的要点之一5年14考考过①“双百”方针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内涵 ③建国初期教育方针调整的目的 ④新中国教育政策制定历程 ⑤恢复高考及“文革”时期教育方针的特征 ⑥我国发展尖端科技的原因 ⑦不同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意义及侧重点的不同 ⑧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与“文革”时期教育不同的原因考向①新中国关于科技、教育发展的基本史实 ②教育、科技、文艺与当时政治、经济的联系 ③对“双百”方针的全面认识 ④科技成就及原因仿真练习 1.[2016·稽阳联考]据新华社电:“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该评论针对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