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各器官、各系统之间的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同时,人体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环境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体内的各种功能。这就需要对体内各种生理功能不断作出迅速而完善的调节,使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实现这一调节功能的就是神经系统。 ; 13.1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元基本结构: ⑴胞体:接受、整合信息部位 ⑵树突:接受、传导信息部位 ⑶轴突始段:产生可传导信息 (AP)部位 ⑷N纤维:传导信息(AP)部位 ⑸末稍:递质释放部位 无髓鞘纤维直径 ?1?M, 传导 速度? 2.5m/sec;有髓鞘纤维 直径1-20?M, 传导速度 3-120m/sec.;2、神经胶质细胞 具有辅助功能,如保持神经元合适的微环境, 形成髓鞘 以增加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等. 具有以下功能: ①支持作用 ②修复和再生 ③物质代谢和营养作用 ④绝缘和屏障作用 ⑤维持合适的离子浓度 ⑥摄取和分泌神经递质 ;3、神经元的静息跨膜电位与动作电位 ⑴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内负外正的电荷状态. 机制:K+的外流 ; ⑵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细胞受刺激而兴奋后,细胞膜的Na+通道打开, Na+内流,膜电位有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 包括去极相、复极相和后电位三个时相 去极相与Na+平衡电位—即上升相,由Na+内流引起,当Na+内流形成的膜内正电位足以阻止Na+进一步内流时,则达到Na+平衡电位。 ; 复极相—当达到Na+平衡电位后,细胞膜上Na+通道失活, K+通道打开,K+外流,造成动作电位的复极相. 后电位——动作电位在复极后期发生的一些微小而缓慢的电位波动,为后电位,包括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 ; 负后电位: 复极后期,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之前的缓慢的复极过程,称之为负后电位. 机制:K+蓄积于膜外而进一步阻止K+的外流所致. 正后电位: 继负后电位之后,膜电位有一个低于静息电位水平的电位波动,称之为正后电位. 机制:由于Na+—K+泵活动,将向细胞内泵入3K+,而向细胞外泵出2Na+ ,因此时尽管细胞复极已达静息水平,但膜两侧的离子??为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几个概念: ①极化: 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存在的内负外正的电荷状态,为极化. ②去极化: 细胞受刺激而兴奋后,细胞膜两侧存在的内负外正的电荷状态转变为内正外负的电荷状态,为去极化. ;③复极化: 细胞兴奋后,细胞膜两侧的电荷由内正外负向内负外正转化,为复极化. ④超极化: 细胞膜内负电荷向负值减小的方向转化,为超极化. ;4、突触的信号传递 ⑴突触的定义: 两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相接触的部位称为突触。 ⑵突触的结构: ①突触前膜;②突触间隙;③突触后膜 ⑶突触的分类: ①化学突触;②电突触 ;过程:兴奋——神经终末——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后膜去极化——动作电位——肌肉收缩 ; (5)神经元-神经元传递过程 兴奋—突触前膜去极化—前膜通透性改变—Ca离子通道打开,Ca离子内流进入突触小体—突触小泡与前膜接触、融合、释放递质到突触间隙—递质与后膜的受体结合,后膜Na+或Cl-离子通道打开,离子Na+或Cl-内流,分别引起后膜去极化和超级化—产生局部突触后电位。 ;13.2神经系统的结构; 1.脊髓 脊髓位于脊椎管中,上端在枕骨大孔处与脑相接,总长约45 cm。脊髓由灰质与白质组成。灰质在内,呈H形。 ; 2.脑 ; 脑干的功能;功能;端脑 Telencephalon;小脑 Cerebellum;小脑的功能; 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表面为灰质,称为大脑皮层,内为白质,是大脑髓质。髓质中有灰质核团,称为基底神经节。人的大脑皮层有许多沟回,因而加大了皮层面积。2个大脑半球之间有神经纤维连接,称胼胝体。 ; 3.脑神经 人的脑神经共有l2对,按头尾顺序以罗马数字命名。脑神经分为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混合神经三类,分别由脑内运动神经元的传出纤维或感觉神经元的传入纤维构成。 4.脊神经 脊神经共31对: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l对。 ;13.3 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反射的完成有赖于反射弧的完整 ① 反射弧的任一环节中断,反射便不能完成。 ② 简单反射中枢范围狭窄,如膝跳反射中枢在脊髓腰段;角膜反射中枢在脑桥; ③ 复杂反射中枢范围广泛,如调节呼 吸运动的中枢分布在延髓、脑桥、下丘脑,以及大脑皮层等部位内。 ; 2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腱反射: 指快速牵拉肌腱时 发生的牵张反射。 如:膝跳反射、跟腱反射。 特点:腱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