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ASCO GI] “左”“右”之争新数据:聚焦左半结直肠癌分子改变
[2017ASCO GI] “左”“右”之争新数据:聚焦左半结直肠癌分子改变
原创?2017-01-24?Max? HYPERLINK /s?__biz=MjM5MTAzNjUyMA==mid=2652072421idx=1sn=78d26b2ff9ab7c4392fe28dd9a5fb4a1chksm=bd5c6ce28a2be5f40ca73902aab2c3343a48cb3ee607211dbb0c69c72316eb90c69f251436d7scene=0pass_ticket=1EBd2vwUf39%2FEfauIvW%2F9m%2BDEHyEtzZVxcNZ37C6WmGkBmXFktw1pLN%2FKbAz2I1E \l # 医脉通肿瘤科
医脉通导读
为了梳理结直肠癌显著的异质性,从2016ASCO开始,原发灶位于结肠“左”侧或“右”侧成为关注的热点。Ⅲ期研究CALGB/SWOG 80405的回顾性分析揭示了转移性结直肠癌中肿瘤解剖部位与预后的相关性。
肿瘤起源于左侧结肠(结肠脾曲、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的患者与右侧(盲肠、升结肠)相比预后更好。
?
2017年1月ASCO胃肠肿瘤研讨会(GI)在美国旧金山召开。当地时间21日的口头报告上,来自美国乔治城大学伦巴狄综合癌症中心的Mohamed E. Salem博士以“Molecular variances between rectal and left-sided colon cancers”为题,报告了一项左侧结直肠癌大规模分子检测研究结果。
?
左侧结直肠癌的分子特征
在CALGB/SWOG 80405的研究中,左侧结直肠癌的预后更好,提示左侧和右侧病变对生物治疗的反应不同,内在原因可能是不同部位肿瘤的分子表达差异。此外,直肠癌与左侧结肠癌的生物学行为不尽相同,背后的分子变异也有待探索。
?
Salem博士和他的同事对直肠癌和左侧结肠癌的分子特征进行了研究。包括三个部位:结肠脾区+降结肠(SFT)、乙状结肠(SgT)和直肠(RT)。
?
研究内容
研究共纳入1457例左侧结直肠癌标本,其中结肠脾区至降结肠(SFT)125例,乙状结肠(SgT)460例,直肠(RT)872例。
?
采用免疫组化、微卫星不稳定检测、原位杂交技术和二代测序(NGS)对标本的蛋白表达和基因异常情况进行分析。肿瘤突变负荷仅针对散发性错义突变。
?
主要结果
研究显示,左侧结直肠癌三个不同部位肿瘤之间的分子改变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包括:
◆微卫星不稳定发生率随着肿瘤下移而有所下降,结肠脾区+降结肠(7%)→乙状结肠(4%)→直肠(0.7%)。
?
◆结肠脾区+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癌中MGMT和TOPO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直肠癌,而TOP2A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直肠癌。
?
◆与直肠癌相比,结肠脾区+降结肠癌中PIK3CA、BRAF、HNF1A、CTNNB1和GNAS基因突变频率更高,而TP53和APC基因突变频率低。
?
◆与乙状结肠癌相比,结肠脾区+降结肠癌中BRAF和HNF1A基因突变频率更高,而APC基因突变频率低。
?
◆与乙状结肠癌相比,直肠癌中TLE3、TOPO1、TUBB3和MGMT蛋白表达升高。
?
◆肿瘤中每百万碱基中出现≥17个突变定义为存在肿瘤突变负荷。结肠脾区+降结肠癌与乙状结肠和直肠癌相比突变负荷率更高(8.8% vs 1.6% vs 4.2%)。
?
◆左侧结直肠癌三个亚组中,肿瘤细胞和肿瘤浸润淋巴PD-L1表达,以及HER2过表达/扩增无明显差异。
?
◆左侧结直肠癌三个亚组中,肿瘤突变负荷都与微卫星不稳定相关。
?
进一步分析发现,起源于右侧结直肠的肿瘤与左侧结肠和直肠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分子差异:
◆微卫星不稳定发生率从结肠右侧到左侧有显著变化,右半结肠(22%)→降结肠(7%)→直肠(1%)。
?
◆与右侧结肠癌相比,直肠癌中HER2扩增更为常见(1.3% vs 5.4%)。
?
◆与右侧结肠癌相比,直肠癌中MGMT、TOPO1、和TUBB3蛋白升高,而EGFR、TS和PD-1蛋白表达降低。
?
◆与右侧结肠癌相比,直肠癌中TP53和APC基因突变频率更高,而PIK3CA、BRAF、CTNNB1、BRCA1、PTEN和ATM基因突变频率低。
?
结语
该研究在较大的样本量基础上探索了结直肠癌“左”和“右”问题潜在的分子生物学特点,提示直肠癌与左侧结肠癌相比,具有不同的分子变化特征。
?
原发肿瘤部位在左侧或右侧应成为今后结直肠癌临床研究必需考量的分层因素,但现在的数据还不足以将直肠和左侧结肠区分对待。
?
结直肠癌“左”和“右”的差异似乎没有明确清晰的界限,更多可能是一种从右到左连续性的变化。
相关阅读
1. HYPERLINK /s?__biz=Mj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