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谈釉下彩瓷的发展.doc
PAGE
PAGE 5
谈谈釉下彩瓷的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器的国家之一,陶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的原始社会,瓷器的发明也有近四千年的历史。远在商周时代,勤劳的人们就创造出了釉陶和原始的瓷器。东汉末年,釉陶已经发展成瓷器,但是陶器也由于自身的一些优点,得以与瓷器并存。随着时代的变迁,陶器的品种在不断地更新,如唐代的唐三彩,宋代以后的江苏宜兴地区盛行的紫砂陶器等。在我国陶瓷发展历史上有三个大突破和三个阶段。三个大突破是:原料的选择和精制,窑炉的改进以及烧成温度的提高,釉的发现与使用。三个发展阶段是:由陶器变化到原始瓷器再到瓷器的变化。谢肇制在《五杂俎》记载:“今俗语窑器谓之磁器者,盖磁州窑最多,故相延名之,如银称米提,墨称腴糜之类也。”当时出现的以“磁器”代窑器是由磁州窑产量最多所致。这是迄今发现最早使用瓷器称谓的史料。中国陶瓷已经成为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一笔巨大的财富,研究中国陶瓷已经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
陶瓷釉彩装饰分为三种,釉上彩、釉中彩和釉下彩。釉是一种硅酸盐,陶瓷器上所施的釉一般以石英、长石、粘土为原料,经研磨、加水调制后,涂敷于坯体表面,经一定温度的焙烧而熔融,温度下降时,形成陶瓷表面的玻璃质薄层。它有增加瓷器美观和便于洗抹、不被尘土粘染等作用。
釉上彩又称釉上加彩,制作方法就是先成瓷,再在上面进行彩绘上釉,二次入窑经 6 0 0~8 0 0℃烘烤而成。釉上彩烧制出来会表面稍有凸起,常包括贴花瓷、彩饰瓷、青花加彩瓷、五彩瓷、粉彩瓷、色地描金瓷及珐琅彩等。釉中彩较为特殊,作为一种新的瓷器装饰材料和技法,大约在七十年代才发展起来,釉中彩有两种烧成方法:一是将色料加点或彩绘于釉面上,然后经高温一次烧成。由于色料熔入釉中,彩釉结合致密,有近似釉下彩的效果。古代釉下彩的某些早期品种,例如有青釉褐斑、白釉绿斑及黑釉铁锈花等;二是将施过釉的坯胎先经800℃低温素烧,然后彩绘,接着又在表面喷一层薄釉,再经高温烧成。彩夹在两层釉中,成为名副其实的釉中彩???器。
下面我想重点谈谈釉下彩瓷。釉下彩制作方法就是直接在坯上施彩绘画,再罩上一层透明的釉,高温一次烧成,著名的品种有青花瓷、釉里红瓷、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瓷、釉下五彩瓷等。早在汉末三国时期就有发现釉下彩瓷的出现,但还只是萌芽之势。到了唐代,湖南长沙窑的工匠们以氧化铁、氧化铜为彩料在素坯上绘出不同的图案,或写上文字、诗句,然后施青釉经1220~1270℃高温烧制。长沙窑虽然在当时的文献记载中不如越窑、邢窑显耀,然而它代表着中国陶瓷釉下彩绘装饰的起点,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其后陕西黄堡耀州窑,浙江慈溪越窑等瓷窑亦纷纷效仿,从此釉下彩广泛流行,屡屡创出惊世之作。
釉下彩瓷包括几个著名瓷种,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接下来分别简单介绍:
1、青花瓷 青花瓷又名白地青花瓷,是中国瓷种主流之一。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由于其发色为钴蓝色,在透亮的胎体上,如玉动人,而得名青花瓷,深受人们喜爱。自青花瓷发明之时起,直到明成祖永乐初年,所用的青花料,均是浙江、江西等地产的。从郑和七下西洋之后,从印度尼西亚、波斯等地带回了大批苏麻离青,因这些地区均信奉伊斯兰教,中国称之为回教,所以将这种青花料称作回青。回青色泽浓艳,远比浙墨、无名子美得多。以后这些国家又常朝贡回青,使得御用瓷的烧造持续不断。至万历年间,朝贡中断,明廷只得以重金从西亚地区购进。还有一种叫“朱明青”的青料产自云南,色泽与回青相似,一样浓烈纯艳,自那之后,大部分都是用的这种料。有人认为青花瓷是在宋代创烧,其实在晚唐就出现青花瓷了,原因就是1983年扬州唐城遗址曾出土一批据认为是唐青花的标本。青花瓷的辉煌是在元代,元青花至今都是制瓷史的一个奇迹。其中非常大的一个原因是元代疆土急速扩张,国内外贸易发展的需要,促使景德镇的瓷业产生巨大飞跃。现如今的仿古瓷都是大量仿制的元青花,元青花使得中国瓷器的国际地位重新得以树立,也给世人以崭新的面貌,成为中国陶瓷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也为明清瓷器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釉里红 在青花生产最为繁荣的元代,这一个珍贵的瓷种诞生了,釉里红。其制作工序与同时代的青花瓷大体相同。将含有金属铜元素为呈色剂的彩料按所需图案纹样绘在瓷器坯胎的表面,再罩以一层无色透明釉,然后入窑在1350℃以上的高温还原焰气氛中一次烧成。釉里红瓷大概是在明代才流行起来,因为元代的釉里红颜色还是不尽人意,大多呈灰白色。其呈灰白色的原因是铜离子对温度极为敏感,在窑炉中火候不到,呈现黑红色或灰红色。火候稍过铜离子便挥发,从釉层中逸出,呈现特有的飞红现象或干脆退色,纹饰不连贯。当时烧柴窑很难控制窑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