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复习范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学》复习范围

《中医学》复习范围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二、名词解释题(每题3分,共6分)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14分)四、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阴阳的属性特征。对立统一 2五行中土的特性。生化、载物。 3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4《素问·五脏别论》称为“满而不能实”者是指五脏 5肝藏血的含义。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6肺的生理功能。 主气、司呼吸 ;主宣发肃降 ; 通调水道 ;朝百脉、主治节。 肺主气司呼吸的含义。肺有主持人体之气的功能,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 肺的生理特性。肺志为忧;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涕为肺液。 7脾统血的含义是。是指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经脉内运行以防止溢于脉外的功能。 8头发的枯黄、脱落与肾脏有关。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肾阳。能产生天癸的物质肾精。肾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9小肠的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泌別清浊 10膀胱贮存和排泄小便主要依赖于肾的气化作用。 11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12气滞、气逆与气脱。 气滞:气的运行不畅或局部发生阻滞不通 气逆: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时 气脱:气不能内守而外逸 13经络的概念。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14孙络是指细小的脉络 15分布于面颊部的经脉。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任脉、阴跷脉、阳维脉。16十二经脉流注次序: 17循行于下肢内侧前缘内踝上八寸以下的经脉足厥阴肝经。 18十二经中,足太阴脾经具有两条别络。 19冲脉能调节十二经气血,主生殖功能。 20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胸部 21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交接部位:目内眦 22“阳脉之海”指的是督脉 23中寒的含义。 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 24湿邪致病的特点:湿为阴邪,易阻碍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粘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25由于暑性升散,故致病可见易耗气伤津。 26燥邪致病会出现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 27七情致病对脏腑的影响。影响脏腑气机,导致气血运行紊乱。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28喜伤心的表现。暴喜或喜乐五度,则心气涣散,神不守舍,从而出现精神不能集中,甚至失神狂乱等症。 29痰、饮、水、湿同源而异流,其中最清稀的是水。形成阴疽流注的病因多为痰饮。 30瘀血所致的疼痛的性质。刺痛 31广义的神的概念: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可以说神就是生命为肝色,主寒证、痛证、瘀血和惊风,以肝病为主为心色,主热证,以心病为主为脾色,主湿证和虚证,以脾病为主为肺色,主虚证、寒证,为气血亏损征象,以肺病为主为肾色,主肾虚、寒证、痛证、水饮、瘀血,以肾病为主 35气血两虚证的舌象是舌体淡瘦。 36阳虚湿盛的舌象是舌淡嫩苔白滑。 37咳声如犬吠样,可见于白喉。 38唐代以前所称的哕,是指呃逆。 39实证的概念。凡邪气过盛、正气未衰、邪正斗争激烈所产生的症候。 40患者面色苍白,时而泛红如妆,其证型是真寒假热。 41外感热病中,正邪相争,战汗提示病变发展转折点。 42痰湿内阻所致头晕的特征,是伴有昏沉。 43湿热内阻不会出现口渴多饮。 44肝胃蕴热的口味是口中泛酸。 45辨证求因的内涵。中医学认识病因,除了解可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外,主要是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即“辨证求因”。 65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凹陷中的腧穴是神门。 66治疗胎位不正最常用的腧穴是至阴 67下列腧穴中,归经错误的是太溪-肝经。 68百会穴在头正中线上,其具体位置在前发际直上5寸。 69针刺浅薄部位腧穴,应用提捏进针法。 70隔姜灸可用于治疗寒性呕吐腹痛。 71得气的含义。P235 72肩周炎的推拿治疗。P275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