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2、3脂肪、碳水化合物
第四章
脂类;了解脂类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掌握脂类的生理功能及营养价值评价
熟悉脂类的供给量标准及来源
熟悉并掌握具有特殊功效的脂类的生理功能;一、脂类的基本概念;二、脂类的分类;;三、脂类的生理功能;二)、构成机体组织
尽管体脂过多会影响身体健康,但适量的体脂却是必需的脂肪在体内约占体重的10-20%左右
它在机体器官周围起着支持、缓冲作用,减轻外力对机体的震动,保持身体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或热量过多的损失。隔热,保温。;四)、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并协助其吸收利用
脂溶性维生素多伴随着脂类的存在,如黄油、鱼肝油、麦胚油、豆油等含有维生素 D、E、视黄醇(A)等。此外,脂类可刺激胆汁的分泌,促进脂溶性Vit.在消化道的消化吸收率。;;(二)必需脂肪酸;2、必需脂肪酸的生理功能;补充小知识:DHA;五 磷脂;
脂 类
;六、脂肪的营养价值评价;七、脂类的食物来源及推荐膳食参考摄入量;;部分食物的脂肪含量;食物中的脂肪酸; 常见食物的胆固醇含量(mg/100g);作业;第四章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一、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1、提供机体热能 是心脏、大脑能利用的唯一能源物质
1g=16.7kJ(4 kcal)
2、机体组成成分 碳水化合物以含糖复合物的形式参与机体成分的构成。
主要以糖脂、糖蛋白的形式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3、节约蛋白质的作用
当体内碳水化物供给不足时,机体为了满足
自身对葡萄糖的需要,则动用蛋白质通过糖
原异生作用产生葡萄糖,长期下去将因蛋白
质过度分解而对机体器官造成损害,因此摄
入足够的碳水化物能预防过多的体内蛋白质
进入糖原异生旁路,而有利于发挥蛋白质特
有的生理功能,这种作用称为节约蛋白质作用。
;4、抗生酮作用 (脂肪代谢的调节)
脂肪在体内正常代谢需要有碳水化合物的参与,如果碳水化合物摄入很少,则脂肪不能完全被氧化,而产生过量的代谢中间产物——酮体(丙酮、乙酰乙酸),引起酮症酸中毒,如果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可避免酮症酸中毒,这就是碳水化合物的抗生酮作用。; 6、提供膳食纤维;二、食品中几种重要的碳水化合物;1、单糖(3~7个C原子)
葡萄糖 一般不以单体形式存在食品中
被机体吸收利用最好的单糖
果糖 存在于水果、蜂蜜中;
最甜的糖;糖尿病病人能少量食用
食品工业原料:果葡糖浆
半乳糖 乳糖的组成成分
;;3、糖醇
山梨糖醇:又称为葡萄糖醇,广泛存在与植物中;
工业上有葡萄糖氢化而得;
代谢不受胰岛素控制;良好的保湿性。
木糖醇:木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天然食物中广泛
存在但含量低;
工业中是用农作物深加工而成的;
不受胰岛素调节;促进肝糖原合成;
预防龋齿。;;;三、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四、 消化与吸收
消化 口腔 淀粉酶
淀粉水解为短链多糖和麦芽糖
胃 淀粉酶失活
小肠 碳水化合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
场所。
;淀粉 胰淀粉酶 双糖 麦芽糖酶、蔗糖酶 乳糖酶
单糖
单糖被吸收进入血液运到肝脏进行相应代谢
或者直接运到其它器官直接被利用。
吸收率 葡萄糖乳糖果糖;五、食物加工对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六、供给量及来源
热比50-70%
来源:
淀粉 :粮谷类、根茎类
单、双糖:加工食品用糖、蔬菜、水果;膳食纤维的适宜摄入量;膳食纤维的来源;作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