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石膏讲义
第一章 石 膏讲义
第一节 石膏的原料
一、原料
1、天然二水石膏:或生石膏、软石膏
分子式:CaSO4·2H2O
化学组成的理论质量为:CaO—32.57%,SO3—46.50%,H2O—20.93%。常含粘土、细砂等杂质。
晶体结构:Ca2+与[SO4]2-四面体组成的离子结合层与水分子层交替形成的一种层状结构。
在离子结合层内部是由正、负离子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合力;在水分子层内部,是由偶极子与偶极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合力。水分子层与离子结合层之间是由离子与偶极子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结合力。
纯天然二水石膏呈白色或无色透明。
硬度为1.2~2.0,密度为2.2~2.4g/cm3,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按CaSO4?计为2.05g/L。
2、天然硬石膏:无水石膏
化学成分:CaSO4,又名无水石膏。
硬石膏通常在水作用下变成二水石膏。
??硬度(莫氏)3.0~3.5,密度2.9~3.0?g/cm3。
3、工业副产品:含有CaSO4成分的废渣
磷石膏:制造磷酸时的废渣。是用磷灰石或含氟磷灰石与硫酸反应而得产物。主要成分为CaSO4·2H2O。
氟石膏:制造氢氟酸时的废渣。萤石与硫酸反应而得。成分为CaSO4
排烟脱硫石膏:工厂燃煤或重油过程中排放的大量SO3废气经脱硫装置或采用隔离预洗涤循环处理法后得到的副产品。成分为CaSO4·2H2O
4、其他副产石膏:?在化工过程为了中和过多的硫酸而加入含钙的物质时,也会形成以石膏为主要成分的废渣。
第二节?石膏的相组成及其形成条件与机理
?一、?石膏及其脱水作用?
目前,在CaSO4-H2O系统中一般公认的石膏相有五种形态、七个变种。
它们是:石膏(CaSO4·2H2O);
α型与β型半水石膏(?CaSO4·1/2?H2O);
α与βⅢ型硬石膏(α、β—?CaSO4Ⅲ);
?Ⅱ型硬石膏(CaSO4Ⅱ);
Ⅰ型硬石膏(CaSO4Ⅰ)。
除此,有一些研究者还发现在上述变种之间还存在一些中间相。
??
半水石膏有α型与β型两个变种。
当二水石膏在加压水蒸气条件下,或在酸和盐的溶液中加热时,可以形成α型半水石膏。
如果二水石膏的脱水过程是在干燥环境中进行,则可以形成β型半水石膏。?
Ⅲ型硬石膏也称为可溶性无水石膏。
也存在α型与β型两个变种,
它们分别由α型与β型半水石膏加热脱水而成。
如果二水石膏脱水时,水蒸气分压过低,二水石膏也可以不经过半水石膏直接转变为Ⅲ型硬石膏。
Ⅱ型硬石膏是难溶的或不溶的无水石膏,它是二水石膏、半水石膏和Ⅲ型硬石膏经高温脱水后在常温下稳定的最终产物。?
Ⅰ型硬石膏只有在温度高于1180℃时才能存在,如果低于此温度,它会转化为Ⅱ型硬石膏。所以Ⅰ型硬石膏在常温下是不存在的。
二、石膏的脱水转变及脱水石膏的形成机理
常温下二水石膏结构稳定。在加热过程中,水分子层以及水分子层与离子层之间的结合力较弱,水分子易于脱出,使结构发生变化形成不同脱水石膏的过程。
在实验室的理想条件二水石膏转变温度。
一般工业条件下常见的脱水温度转变图示:
脱水石膏的形成机理有:
1、β型半水石膏(建筑石膏)的形成机理?目前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一次生成机理,即二水石膏加热后直接形成半水石膏;
另一种是二次生成机理,即二水石膏先直接脱水形成硬石膏Ⅲ,再立即吸附脱出的水分子转变为β型半水石膏。
?2、α型半水石膏的形成机理及制备方法?一般认为,它是在加压水蒸气条件下由溶解析晶过程形成。加压水蒸气法、水溶液法。?
3、其他脱水相的形成????
石膏继续脱水,则形成相应的Ⅲ型硬石膏。
关于可溶无水石膏(CaSO4Ⅲ)向难溶的Ⅱ型无水石膏的转变机理,Ball(1978)进行过研究,他认为首先是在Ⅲ型硬石膏晶体中形成Ⅱ型石膏的晶芽,随后按扩散规律长大。
?Ⅱ型硬石膏向Ⅰ型硬石膏的转变是可逆的,它们的机制还不清楚。
三、?石膏相的结构特征及其特性
(一)半水石膏相的结构特征及其特性
1、化学成分: b-CaSO4·1/2H2O或 a-CaSO4·1/2H2O
2、晶体结构特点(两种半水石膏微观晶体结构相同):
经过加热使二水石膏两个离子层之间的水分子失去3/4,同时使Ca2+与SO42-彼此错开,最终在水分子层中形成了直径为3A°(0.3nm)的沟道,因而使半水石膏结构不稳定,容易水化。
3、a和b型半水石膏宏观性质的差异
水化速度上: a半水石膏水化较慢;b型半水石膏水化较快。
水化放热上: a半水石膏水化放热较少;b型半水石膏水化放热较多。
水化需水量: a半水石膏水化需水量较少;b型半水石膏水化需水量较多。
硬化体的强度上: a半水石膏硬化体强度较高;b型半水石膏硬化体强度较低。
4、a和b型半水石膏细观结构的差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