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整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史整理

PAGE  PAGE 17 一、名词解释 1.台阁体P60:自明永乐至成化年间,指以当时馆阁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台阁体诗文内容大多比较贫乏,多为应制、题赠、酬应而作,题材常是“颂圣德,歌太平” ,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 2.茶陵派P60:从成化到弘治年间,以李东阳为主,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强调对声调节奏等法度的掌握,更多地重视诗歌的语言艺术,对诗的声律、音调、结构、用字等有细致的研究。较强调对诗文独立审美精神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台阁体”及其末流浅弱的诗风。 前七子P67:前七子是在弘治、正德年间,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等的文学群体。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一方面反对台阁体空洞冗踏的文风,强调诗歌的情感特征,反映重大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对古法的学习,来恢复古典诗歌的??美理想和审美特征。 4、后七子:明嘉靖、隆庆年间的文学流派,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因在前七子之后,故称“后七子”。他们继承前七子的文学主张,同样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以汉魏、盛唐为楷模,较前七子更绝对。他们复古拟古,主格调,讲法度,互相标榜,广立门户,声势更浩大。从而把明代文学的复古倾向推向高潮。 5.唐宋派:嘉靖年间,文坛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为代表,以反拨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师法秦汉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派别。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道统,主张恢复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传统,倡导文道统一。他们的创作中较多表现作者真实的生活感受,富有感情色彩。 (前后七子:15C末以后,以李梦阳、何景明、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文学流派。他们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复古拟古。他们重构文学的主情理论,注意文学艺术体制的建设,并给民间文学以应有的重视,反映出对文学本身的一种新的理解。但过分注重法度格调等创作规则,造成了创所理论与现实脱节的弊病。) 6.《四声猿》P86::语出于郦道元《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鸣四声则更属断肠之歌。作为一组杂居,《四声猿》包括了《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4本短戏。被誉为“明曲第一”。王骥德《曲律》称《四声猿》为“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 7.明清传奇P91:规模宏大,结构自由,情节曲折。“传奇”最早特指唐代的短篇文言小说,宋代话本小说中也有“传奇”一类;但元末明初的学者们也有人将元杂剧称为“传奇”,原因之一在于许多唐传奇都曾被元杂剧改编成剧本,而大部分杂剧也都带有浓郁的传奇色彩。自从宋元南戏在明代规格化、文雅化、声腔化和全国化之后,传奇便渐渐成为不包括杂剧在内的明清中长篇戏剧的总称。 8.临川派P102:(百度)也称“玉茗堂派”,指明代后期出现的以汤显祖为代表的戏曲流派, 主张戏文应“以意、趣、神、色为主”,反对“按字摸声”的形式主义倾向。其剧作比较注意刻画人物,将就辞藻,不以“合律依腔”为意。此派重内容轻音律,创作成就较高。作品:孟称舜的《娇红记》 9.临川四梦P116(百度):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指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前两个剧本是儿女风情戏,后两个是社会风情剧。因“四剧”皆以虚幻的纪梦方式,表现现实人生,故名之。“临川四梦”是作者以戏剧形式表现出自己对人性、人生极其意义的思考。汤显祖所重的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真情”,二是“矫情”。 《牡丹亭》是“临川四梦”影响最大,并奠定了作者作为中国古代戏曲大家地位的一部传奇。 10.童心说P171:是晚明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李贽的文学观念,他把文学作为宣扬其反传统、肯定个性精神的社会思想的有效工具,把代表人的赤子真心的“童心”作为文学创作和文学评价的最高准则。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根据,这在当时的环境中有进步性与深刻性。 《童心说》是明代后期作家李贽的一篇文章。1.提倡真情,反对假理(2.批判的矛头直指当时盛行的假道学.3.意义:这种理论完全突破了“文以载道”的传统藩篱,在思想内容上完全是新质的,闪烁着启蒙主义的光辉,在文学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公安三袁”的“性灵”说,对明代的小说、戏剧创作及其理论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公安派(公安三袁)P173:明后期的一个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故称公安派。“性灵说”是公安派的理论核心,他们在理论上倡导“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原则,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风气,意图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儒家思想对文学的束缚,在内容上则有书写闲情逸致的倾向,在当时产生较大的影响。他们的诗歌脱离“理”的束缚能够自由地书法个人真实性情和表现个人生活欲望,并具有诗人的艺术独创特征。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便,清新活泼,率真自然,开拓了我国小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