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碰撞中的国际政治秩序.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明碰撞中的国际政治秩序.ppt

文明碰撞中的国际政治秩序;2000年9月,在第27届悉尼奥运会开幕式上,韩国和朝鲜联合组队同举朝鲜半岛旗携手进入场地。; 第19课 战后国际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国际政治格局为什么会发生重大变化呢?;; 军事上,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还垄断了原子弹。美国军队人数最多时达到一千二百多万,拥有三十艘航空母舰和一千多艘其他战舰。它还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近五百个军事基地。 苏联在战争中有二千多万人丧生,约30%的国家财产化为灰烬。战后初期苏联的许多工业生产指标倒退到了30年代的水平,农业产量比战前减少40%左右。要重振这样一个深受战争破坏的国家,在当时看来简直无法想象。西方舆论甚至断言,苏联“将从世界大国的名单中被勾销”。 战后初期,苏联总兵力接近美国,还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仅作战飞机的年产量就达到4万架,苏军驻扎在欧亚许多地区。在战争中,苏联大大扩展了疆土,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丘吉尔曾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雅尔塔体系下的美苏冷战与争霸; ——1946年3月5日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 ;哈里·杜鲁门(1945—1953年)   ; 复兴西欧 经济的计划 ;;;美国及其盟国方面: 1、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揭开冷战序幕 2、杜鲁门主义出台 ---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3、马歇尔计划 ---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4、北约成立 —-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古巴导弹危机中,导弹公然摆放在战舰上 ;;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修筑柏林墙时的情景:;那一年的《时代周刊》封面; ???????????????????????????????????????????????????????????????? 著名的‘死窗户“ (1961) ;韩美军队跨越38度线;苏联解体;1989年下半年起 东欧剧变 1990年10月 德国统一 1991年7月 华约解散 1991年12月 苏联解体; 2004年3月29日,北约盟主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南草坪举行仪式,欢迎保加利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7国正式加入北约。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北约欧洲盟军司令琼斯上将及上述7国的总理和国防部长出席了仪式。4月2日,北约在其布鲁塞尔总部举行吸纳上述7国入盟的升旗仪式。至此,北约完成了其成立后的第五次扩员和冷战后的第二次东扩。 ???? 北约此次东扩后,其成员国从19个增加到26个;总人口从7.746亿增加到8.199亿;总面积从2338.70万增加到2397.98万平方公里;军队人数从443.75万增加到474.76万。通过此次东扩,北约不仅接纳了前华约的几乎所有成员国,而且还突破俄罗斯设置的北约不得逾越的“红线”,接纳了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三国,将边境推进到俄罗斯的边境。这样,波罗的海基本上成为北约的“内海”,黑海西岸和西南岸成为北约的“领土”,北约的“辖地”空前扩大,北约的力量大大加强。 ;;;从巴控克什米尔开出的公共汽车抵达斯利那加后,乘客们相互拥抱。 [法新社照片] ;此处插入古巴导弹危机录像;; 一名在巴以冲突中丧生的巴勒斯坦男孩儿的葬礼在加沙南部城市拉法赫举行,男孩儿的弟妹在葬礼上落泪。;拉宾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