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27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第1课时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仿真模拟 岳麓版必修3.docVIP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27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第1课时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仿真模拟 岳麓版必修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27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第1课时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仿真模拟 岳麓版必修3

PAGE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27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第1课时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仿真模拟 岳麓版必修3 1.(2016·蚌埠)西周时,由负责宗庙祭祀、记事和文书管理的祝、宗、卜、史掌管全国的教育,没有私学。由此可以推知,当时eq \x(导学号( D ) A.政府注重提高国民素质 B.以神学为主要教学内容 C.诸侯国内教育难以发展 D.教育维护贵族特权地位 [解析] 材料中的教育“没有私学”,看不出来对国民素质的重视,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教学内容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西周……全国的教育”,不是诸侯国,故C项错误;按照材料意思,当时掌管全国教育的祝、宗、卜、史等人是负责宗庙事务的,宗庙是奴隶主贵族权力的象征之一,故D项正确。 2.(2016·潍坊)礼是指较固定的行为准则,敬鬼神节仪式成为原初的礼的核心部分;但春秋时,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C ) A.人的自觉意识觉醒 B.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 C.礼制社会功能加强 D.孔子地位的社会认可 [解析] 材料“礼经人为理性化”得出不是人的自觉意识觉醒,故A项错误;礼从敬鬼神节仪式到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体现不出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故B项错误;春秋时,理性化的礼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表明礼为社会政治服务,故C项正确;孔子的社会地位认可是在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时,故D项错误。 3.(2016·东北三省四市一模)王敬川在《儒学的现代走向》一文中说,孔孟在处处“碰壁”后曾有如下的言论:(孔子)“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了当时eq \x(导学号( A ) A.儒者具有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 B.儒学低下的社会地位 C.儒者抱有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 D.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 [解析] 材料中“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反映出孔子希望统治者任用自己,来实现社会繁荣、百姓安居的政治抱负,体现出儒者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故A项正确;儒家思想虽然在统治者那里“碰壁”,但在民间却蔚然大宗,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儒者的伦理道德重构,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春秋时期向封建社会过渡的社会转型,故D项错误。 4.(2016·济宁)《论语·尧曰》表达了孔子对尧舜言论的认同,战国时期,“孟子言性善,言必称尧舜”,荀子也称赞“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这说明eq \x(导学号( D ) A.尧舜提出了早期的儒家学说 B.儒学理论不适应现实的需要 C.儒家学者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D.儒家借助历史宣扬伦理思想 [解析] 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材料中“孔子对尧舜言论的认同”不等于尧舜提出了儒家,故A项错误;儒学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显学,与题中“不适应现实”不符,故B项错误;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称赞“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是希望统治者实现仁政、德治,实现儒学的治国理念,这表明了儒家理想化的政治诉求,而不是希望恢复先代的政治制度,故C项错误;“孟子言性善,言必称尧舜”,荀子也称赞“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可知儒学家要求统治者向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道德治国,体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政治要求,故D项正确。 5.(2016·永州)商鞅认为:“国贫而务战,毒输于敌,无六虱(六虱指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贞廉、仁义、和平),必强。国富而不战,偷生于内,有六虱,必弱。”商鞅的上述主张eq \x(导学号( D ) A.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 B.成为当时各诸侯的治国之道 C.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基本国策 D.与儒家学派的思想明显对立 [解析] 商鞅提倡法家学说,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但材料没有涉及,与材料中“无六虱”“有六虱”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无六虱,必强”,只能表明商鞅反对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商鞅的上述主张并没有成为当时各诸侯的治国之道,故B项错误;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因而商鞅的“有六虱,必弱”没有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基本国策,故C项错误;材料中“无六虱(六虱指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贞廉、仁义、和平),必强”表明商鞅反对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而商鞅提倡的是法家学说,故D项正确。 6.(2016·汕头)战国时期,越王勾践曾下令,孕妇临产时官府派医生看护,生男孩赏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孩赏两壶酒一头猪,一胎生三孩派给乳母,一胎生两孩供给口粮。这一人口政策反映了eq \x(导学号( B ) A.两性地位日趋平等的现实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