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的生物处理一――――活性污泥法.doc

污水的生物处理一――――活性污泥法.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污水的生物处理一――――活性污泥法

 污水的生物处理(一)―――― 活性污泥法 人工处理: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 自然处理 §4.1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基本概念和工艺流程 基本概念 活性污泥法: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 活性污泥:颜色呈黄褐色,有大量微生物组成,易于与水分离,能使污水得到净化,澄清的絮凝体 工艺原理 曝气池:作用:降解有机物(BOD5) 二沉池:作用:泥水分离。 曝气装置:作用于①充氧化②搅拌混合 回流装置:作用:接种污泥 剩余污泥排放装置: 作用:排除增长的污泥量,使曝气也内的微生物量平衡。 混合液:污水回流污泥和空气相互混合而形成的液体。 活性污泥形态和活性污泥微生物 形态: 1、外观形态:颜色黄褐色,絮绒状 2.特点:①颗粒大小:0.02-0.2mm ②具有很大的表面积。③含水率99%,C1%固体物质。④比重1.002-1.006,比水略大,可以泥水分离。 3.组???: 有机物:{具有代谢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群体Ma {微生物内源代谢,自身氧化残留物Me {源污水挟入的难生物降解惰性有机物Mi 无机物:全部有原污水挟入Mii 活性污泥微生物及其在活性污泥反应中作用 细菌:占大多数,生殖速率高,世代时间性20-30分钟; 真菌:丝状菌→污泥膨胀。 原生动物 鞭毛虫,肉足虫和纤毛虫。 作用:捕食游离细菌,使水进一步净化。 活性污泥培养初期:水质较差,游离细菌较多,鞭毛虫和肉足虫出现,其中肉足虫占优势,接着游泳型纤毛虫到活到活性污泥成熟,出现带柄固着纤毛虫。 原生动物作为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指示性生物。 后生动物:(主要指轮虫) 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很少出现。 作用:吞食原生动物,使水进一步净化。 存在完全氧化型的延时曝气补充中,后生动物是不质非常稳定的标志。 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殖和活性污泥增长 四个阶段: 适应期(延迟期,调整期) 特点:细菌总量不变,但有质的变化 对数增殖期增殖旺盛期或等速增殖期) 细菌总数迅速增加,增殖表速率最大,增殖速率大于衰亡速率。 减速增殖期(稳定期或平衡期) 细菌总数达最大,增殖速率等于衰亡速率。 内源呼吸期:(衰亡期) 细菌总数不断减小,增殖速率小于衷亡速率,微生物的增殖要受到有机物含量的控制。 活性污泥絮凝体形成 菌胶团:P99 细菌集团 MLSS 原理:活性絮凝体的形成与曝气池内的能含量有关 能含量:曝气池内的有机物量与微生物量的比值,用F/M表示。 有机物F小,F/M小,能含量低,处于内源呼吸期,有利于絮凝体形成。 F大,F/M大,1/2mv2大,引力小不易结合。 F小,F/M小,V↓,易结合成小的菌胶团→生物絮凝体。 Ma+Me+Mi+Mii 活性污泥净化反应过程 1、 初期吸附去除阶段 5-10分钟有机物高速去除 定义:P100,吸附去除的原因→有巨大表面积,吸附力强,外部覆盖着多糖类的粘质层。 吸附去除结果:有机物从污水中转移到活性污泥上去 微生物代谢 酶:透膜酶 大分子(水解酶)→小分子(透膜酶)→细菌体内→微生物代谢 ↗(分解代谢)→无机物+Q ↗残存物质(20%) 有机物+O2(异养菌)→(合成代谢)→新细胞(内源代谢)→无机物质+Q(80%) 4.2 活性污泥净化反应影响因素与主要设计运行参数 影响因素 营养物质平衡: C N P 碳源 N源 无机盐类 C→BOD5≥100m3/L 城市污水满足对某些工业废水,C低,补充碳源 N:生活污水满足 对某些废水,N不足。(尿素,(NH4)2SO4 Na3PO4-K3PO4 C:N:P=100:5:1 DO:{过低:微生物生理活动不能正常进行,处理效果差 {过高:①有机物降解过快,微生物因缺营养而死亡②耗能过大经济浪费 曝气池出口处 DO 2mg/L(局部区域进水口处较低,不宜低于1mg/L) PH 6.5—8.5 偏碱 PH?8.5 粘性物质破坏→活性污泥结构破坏 PH6.5:分子结构有变化 4.水温:{低温细菌 {中温细菌 一般化10℃--45℃ 污水中草药 15℃--35℃ {高温细菌 ↘对常年或半年处于低温地区,曝气池建在室内,建在室外要有保温措施. 5.有毒物质 → 对微生物抑制和毒害作用 重金属离子 CN- 酚 S2- 二.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控制指标和设计运行操作参数 目标:{①使水质,水量得到控制 {②使活性污泥量保持相对稳定 {③控制混合液中DO浓度,满足要求 {④使活性污泥有机物和DO充分接触 控制指标(对活性污泥的评价指标)→(工程上)设计运行操作的参数 1.表示控制混合液中活性污泥微生物量的指标 混合液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