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某工业园规划及思达城市研究报告
PAGE
前 言
工业区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是一个地区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要求,提高工业集约化程度,通过多种手段,集聚多种生产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科学整合,形成结构合理、特点鲜明、集群优势显著、功能优化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生产区。建设工业区,引导县域工业相对集中、连片发展,将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提供主要载体,为实现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某县既是典型的农业县份,又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工业发展缓慢。为了鼓励外来投资,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推动某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搭建一个招商引资的载体和平台,进行工业区建设十分必要。某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工业区建设的重要性,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提出了在县城南部,沿南华路两侧开发建设南华工业区的设想。
受某县政府委托,课题组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分析形势并听取某县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某县南华工业区发展规划》。本规划主要内容涉及南华工业区建设的必要性、工业区建设的SWOT分析及应对战略、工业区发展的总体思路、原则及目标、工业区发展战略、建设规划、效益分析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通过规划的实施,以期对南华工业区的建设和发展进行规范和指导,成为某县南华工业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在调研、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某县委、县政府及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PAGE
第一章 某县及其工业发展状况
1.1经济社会基本情况
1.1.1区位条件和历史沿革
某县位于河南省东部,东西长57.8公里,南北宽36.9公里,县域总面积1222平方公里。县境西连开封杞县,北接兰考,东邻山东曹县,东南濒临商丘,南接睢县、宁陵。县城西至省会郑州151公里,东到商丘市55公里,北达菏泽市87公里。全县辖18个乡镇,总人口84.43万人。
某县地处黄河故里,交通便利。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及310国道横贯全境。民(权)菏(泽)、民(权)太(康)省道沟通南北,县乡村公路???络四通八达,覆盖全境。
某县历史悠久,明代以前为旧考城属地,清末其地域分属考城、睢州、杞县。民国17年(公元1928年),河南省政府主席冯玉祥将军秉承孙中山先生“民族、某、民生”三民主义学说,划睢县北三区、杞县北五区,设“某县”治,是为某县之始。建国以后及改革开放以来,某人民奋发图强,大力改变生产条件,努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发展市场经济,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某,古为富庶之域,北有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庄周故里,南有中州佛教名刹白云寺,西有南朝文学家江淹墓地,东有春秋时期齐桓公两会诸侯的会盟台等,古文化遗址星罗棋布,已成为镶嵌在某大地上的绚丽瑰宝,闪耀着中原古文化的光辉,蕴藏着较大的开发价值。
1.1.2自然地理条件
某县地处华北平原中南部,黄河大冲积扇南侧,黄河故道经过县境东北部。地势以古黄河南大堤为界,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微倾,西北部海拔70米,东南部海拔60米。北部主要是河滩地,南部是黄泛区。某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4℃,年平均降雨量679毫米,无霜期213天,能满足多种植物栽培和生长的需要。某县地表水排入淮河,属淮河流域。县城地下水埋深1.5~2.8米,受季节影响较大。地势平坦,地震裂度为7度。
某县物华天宝,农产品资源丰富,盛产小麦、棉花、花生、葡萄酒、肉食品、麻花、工艺编织等农特产品,尤以葡萄酒、肉食品、花生为最。全县耕地面积113万亩,是河南省产粮大县之一,素有“泡桐之乡”和“葡萄王国”的美誉。是全国首批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优质棉、优质苹果、优质梨生产基地、秸杆养羊示范县和绿色肉羊生产基地县,也是河南省良种河蟹养殖基地。
1.1.3经济社会基础
近年来,某县按照“全面提速,振兴某,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诚信立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民营富县、环境兴县”五大发展战略,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化进程加速,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全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50.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6.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2.4∶32.6∶25.0;人均生产总值6384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8.3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199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4.5亿元;城镇化水平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36元。
某县交通、通讯、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现代城镇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文化、教育、科研、卫生、旅游等各项事业全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毕业实习报告撰写规范2013.doc
-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意见.doc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五年制高职.doc
- 汽车车型性能及保养费用比较分析.doc
- 汽车道路模拟实验与动态测试数据处理.doc
- 汽车运输场站与枢纽课程设计.doc
- 汽车起重机综述论文答辩}.doc
- 汽车销售基础知识包括车身发动机变速箱底盘.doc
- 汽车起重机标识.doc
-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培训项目A2011年12月5日.doc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