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ZT02392004.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ZT0239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0239—2004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 1 总则 1.1 泥石流灾害防治的基本程序 第1.1.1条 泥石流防治程序是指泥石流灾害防治项目从决策、勘查、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及其先后次序。为保证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泥石流灾害防治应遵循下列基本程序。 第1.1.2条 工程勘查 主要根据设计阶段和泥石流灾害体及其防治区域,进行测量、测绘、测试、勘探、试验、鉴定、研究与综合分析评价工作。目的是为防治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第1.1.3条 可行性研究 通过初步勘查、监测、稳定性分析,危害性评估等工作,对是否需要进行防治、以及防治的范围和重点区域,防治工程方案的选定等,提出可行性分析,上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和国务院国土资源部,作为领导机关决策的依据。 第1.1.4条 立项与编制设计任务书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区别泥石流灾害项目的重要性、危害性与规模,按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批准权限,提出立项报告。立项批准后,应立即组织编写设计任务书。 第1.1.5条 工程设计 包括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主要是编制适应这两个阶段的设计说明书、工程图件和工程概、预算。 第1.1.6条 工程施工 是实现设计文件的重要阶段,应做到计划、设计、施工三个环节互相衔接,投资、工程内容、施工图纸、设备材料、施工力量五个方面落实,保证全面完成设计文件的内容及要求。 第1.1.7条 竣工验收 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按设计文件、施工合同完成任务,同时还要移交固定资产、交付给当地政府或专职单位使用和维护管理。 1.2 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的特点 第1.2.1条 非标准设计,不同类型的泥石流灾害有不同的特点,防治工程设计对每个泥石流的治理范围、采取的方案和措施是互不相同的。所以,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属非标准设计,必须对每个泥石流进行具体的针对性设计。 第1.2.2条 风险性设计 泥石流是不良的复杂地质体,为非均质、各向异性介质,物理力学参数是随机变量,变异性大;其次,防治工程承受来自泥石流体和外界的各种荷载,???仅自身应具有足够的抗形变和破坏的能力,而且还要求下伏的地质体也具有优良的性质;另外,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迄今还是一门不严谨、不完善、不成熟的科学技术。因此,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受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必然存在着相当大的风险性,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检验和监测,根据检测资料适时进行设计变更,以使设计能更接近实际,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效益。 第1.2.3条 应急设计 泥石流灾害具有较高的发生频率,其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为了防止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或减轻其危害程度,在泥石流发生前后开展的防治工程设计,不少情况下具有应急设计的特点。此种情况下,通常是边勘查、边设计、边监测、边施工。 第1.2.4条 综合防治的重要性 单一的防治工程措施有时难以承受来自泥石流灾害体的外界的荷载,从而导致工程失效。因此,针对每个泥石流的特点,在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综合防治是非常重要的。即使工程投资不能一次到位,也应在防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分解,采取分期、分步实施的办法进行综合防治。 1.3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第1.3.1条 应以少的投资、短的工期,达到设计服务(使用)期内安全运行,并满足所有预定功能。即在设计服务(使用)期内在预定功能、安全性和耐久性、工期和投资的经济性三个方面达成要求。具体而言,应满足以下要求: (1)在特殊荷载组合条件下,防治工程仍能保证地质灾害体的整体稳定性,不致造成)危及人员生命等重大的地质灾害。 (2)在正常荷载组合条件下,防治工程应保证地质灾害体无明显的破坏,不会造成危及建筑物安全的地质灾害。 (3)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的永久性工程的设计服务(使用)期一般可按50年考虑,特殊工程应进行专门论证。 第1.3.2条 应充分收集与工程设计相关的气象、水文、地形、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作为防治工程设计的依据。同时,应考虑到场地可能发生的自然地质灾害(如暴雨、洪水、崩塌、滑坡等)和工程建设可能引起的新的地质灾害,对这些灾害应在勘察、评价、预测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第1.3.3条 应在室内和野外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算出各项参数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确定其标准值。同时,结合类似工程的经验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后,合理的选取设计值。 第1.3.4条 应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两种分析都应在详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成熟的理论和行之有效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充分论证,并宜提出多方案进行比较。 第1.3.5条 应注意与当地社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