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经济发展波动与中国房地产
浅谈经济发展波动与中国房地产
々星海飛鴻℃
简述
影响经济与房地产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人口、技术创新、制度变革、财政与货币政策、政府行政管控等等。
本文依据国内外宏观基本面,并结合技术图形分析等方法来分析经济发展波动。限于篇幅,本人尝试以人口为研究的核心对象,以房地产市场为切入点,力图揭示经济与房地产运行的关键因素与变化规律。
因为议题太大,本文仅仅以一些粗线条的研究方式定性地提出一些想法,在此不排除多方面因素的复杂影响,不作排他性和程度性分析。以此作为一个抛砖引玉的起点,看看能否对时政经济有所启发。
一、主要数据、走势图形
1、2010年全国人口年龄分布(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2、中国大陆GDP增长率波动图(1992年~2012年,以及到2028年定性预期)
3、房地产指数图
图a:中国房地产上海指数(针对上海地产,1995年~2013年)
图b:香港中原城市领先指数(针对香港地产,1997年~2013年)
4、依照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出生年份+24岁后,得出的当年度24岁人口数量及其变化。(注意1994~2001年,2001~2014年的变化)
以上图表数据均为基础数据,另外详细图形另附。
二、数据和图形简要分析
基本面分析:
1、我国近20多年的经济增长率与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化保持吻合。最近两轮人口出生高峰,即1969~1971年、1986~1990年两轮婴儿潮顶峰人口,到2010年左右正值40岁、20岁左右,对应的劳动人口红利处于顶峰阶段,具体而言2008~2013年期间,劳动人口比例、抚养比等等均到达历史最高点,推动中国经济增长趋于巅峰状态。2008年以后,劳动人口红利各项指标陆续恶化。(注:这些具体项目可以依据人口普查数据单独测算。)
2、对于房地产市场,此处尝试作一阐释,1961~1970年的出生人口高涨,引发了24年之后即1985~1994年房地产市场的高涨;同样,1977~1990年的出生人口高涨,引发了24年之后即2001~2014年房地产市场的高涨。期间的衰退期,也相互一一对应。至于为什么是24年时间差,分析如下:
首先,我认为房地产主要具有自住刚需和投资两方面的需求。而投资者在发掘房地产投资前景,并相应购入之后,经过重重转手,最后也必然要归于自住刚需。那么,房屋自住刚需就构成了房地产需求的根本性因素。
其次,我们又可推测,中国大陆自住刚需的主要人群是24岁左右结婚年龄人口及其父母这一家庭整体,截取24岁这一代表,理想化的作为推动标的。
最后,正是因为这一家庭整体构成房地产流转环节的根本推动和最终归宿,所以我在这里采用24年的时间差,并相应代入,两相对照和印证。
3、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引出一系列的结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一步研究,如新兴市场大萧条、中等收入陷阱、就业问题的起落、通货通胀与紧缩、地方政府与金融市场债务恶化、农民工问题等等。
4、现在我们可以认为2013、2014年左右将是非常关键的年份,不妨额外考虑国际形势的影响。据了解,2013年底到2014年初,美联储将退出量化宽松政策(QE1\QE2\QE3\QE4),并有可能开始逐步进入加息周期,这对世界范围经济形势可能产生严重影响,新兴市场经济与资产泡沫将会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甚至很有可能从此进入通货紧缩时代(类似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
技术分析:下面采用技术分析法对房地产图形进行简单分析。
如图,是中国房地产上海指数,1995~2013年。(特别指出,2011年以后的数据,并不存在,该数据被有关部门停止了,而后仅有国家统计局夸张数据,这里不予采用。2011年以来的数据,是结合某房产网站的周报数据相互叠加处理而成的。)
我们可以看到,1999年以来,上海的房地产市场上涨走势构成4段拉升和3个盘整平台(图形的分析和整合,具体处理方法比较复杂,简而言之就是走势级别的层层拆分构建与逐级递推处理),最后两段拉升段,后者构成对前者力度和量能的背离,这样可以构成标准上涨趋势的结束,此后的走势必然是同级别下跌或者更大级别盘整,无论如何都必然有同级别的向下走势。
三、提出如下假定
1、劳动人口推动因子:在某一短期范围内(一个经济周期年限),可以认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是保持稳定的,那么经济波动主要是由于劳动人口的变化,如人口数量、结构、文化思想素质。
2、房地产与经济运行模式的假设:首先房地产市场存在着一个大约20年的中长周期(库兹涅茨周期,笔者感觉这个20年大约是一代人年龄差),那么它对经济运行是如何影响的呢?
筑底:由于房地产行业的企稳上升,连带推动上游和中游行业的回暖,国民经济运行走向复苏,失业由严重趋向好转,文化思维的力量,混沌期,创新与变革在苦难中萌发;
上升:上游和中游行业支撑起经济走向高速成长,失业率好转,受制于资本、劳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