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

PAGE  PAGE 7 犍为县中医医院肛肠科 痔疮治疗疗效的分析 混合痔的治疗方法颇多,手术方式也各异,特别是环状混合痔手术在痔手术中难度较大,且术后可出现创面延迟愈合、肛门狭窄、肛门松驰,黏膜外翻、肛门伤口疼痛、水肿、内芽增生等一系列并发症或后遗症。为提高混合痔疗效和减少并发症,我科于2008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265例,经远期和近期随访,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本组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辩证诊断疗效标准》,合并有严重心脑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凝血机制障碍、肝肾功能不全的混合痔患者除外。 1、临床资料 本组265例,其中男151例、女114例;年龄20~76岁,病程5~38年。 265例混合痔病例中,其单个混合痔59例(22.31%);多个混合痔137例(51.68%);环状混合痔69例(26.01%);其中伴有肛门狭窄者18例(6.70%)。 中医辩证分型:温热下注148例(55.84%);血热风燥64例(24.39%);气血淤滞41例(15.61%);脾虚气陷10例(3.82%);阴虚肠燥1例(0.35%)。 2、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常规做心电图、X线胸片、B超、血常规凝血二项及肝肾功能化验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术前根据中医辩证分型给予相应中药口服3~5天,尔后本组均采用痔核内扎外剥术,伴有肛门狭窄及环状痔者,配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后常规给予喹诺酮类药物和甲硝唑静滴,中药外敷及对症治疗。 (1)术前中医辩证及治法 A、温热下注型 症见外痔或肿或痛或有糜烂,坐卧不安;或便血色鲜,便血量不定,少则大便带血,便低沾知,多则呈滴血或射血;或内痔充血隆起,或内痔脱出,黏膜糜烂,分泌物较多;或伴大便黏膜滞不爽,大便质干;或肛门时有肿胀,潮湿不适,舌质红或淡红,苔黄腻,脉濡或数。 治法:清热除湿,凉血止血。 方药:白茅根30g,银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各20g,夏枯草、连翘、黄柏、仙鹤草、当归、苍术各15g,甘草6g。 B、血热风燥型 病见便血,色鲜红,量较多,一般呈滴血或射血,时作时止;或内痔脱出,或外痔红肿充血,肿痛;或伴口渴喜饮,大便秘结;或肛门痛痒,舌质红,苔黄,脉数等。 治法:清热润肠,祛风止血。 方药:白茅根、槐角、连翘、地榆、麻仁、生地各20g,炒枳壳、侧柏叶、荆芥、防风、大小蓟各10g,甘草6g。 C、气血淤滞型 症见肛缘肿胀隐见紫淤,质硬或稍硬,触压疼痛;或内痔嵌顿不能回纳,表面紫暗糜烂,舌质红或有淤斑,苔白,脉弦微数。 治法:活血散淤,清肿止痛。 方药:白茅根、血余炭各30g,枳壳、栝蒌仁、槟、赤芍各15g,丹皮、苏木各12g,当归尾、桃仁、川芎各10g,大黄5g。 D、脾虚气陷型 病见肛门肿胀,肛门松驰,内痔脱出或脱出不易复位,或便血,血色红或淡,或面色少华、头晕神疲,少气懒言;或心悸眠差,纳呆食少,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或沉迟或芤。 治法:健脾益气,补血养心。 方药:生白术30g,太子参、黄芪各20g,当归、郁李仁各15g,茯苓、酸枣仁各12g,桂圆肉、木香各10g,远志、甘草各6g。 E、阴虚肠燥型 病见便血色鲜,量少,大便干结难解,形体消瘦或伴口咽干燥,或潮热盗汗,舌质红,苔薄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润肠通便。 方药:玄参、麦冬、生地各20g,火麻仁、肉苁蓉、熟地、首乌、当归、柏子仁、知母各15g,合欢皮、酸枣仁、珍珠母、炒枳壳各10g,酒军、甘草各5g。 (2)手术方法 腰俞麻醉成功后,取截石位,用碘伏常规消毒术野后铺巾,生理盐水板球反复擦拭直肠肛管,然后术后用双手食指轻揉扩肛,显露痔核,依据痔核的部位、多少、大小而定手术方案。 我们将传统的痔核外剥内扎改良为先内扎再外剥,其内痔缝扎用16cm弯止血钳与齿状线处于肛门呈放射状位置钳夹内痔痔核根部,用7号丝线于钳夹之痔核近端,距钳顶端约0.5cm处先缝合结扎一针(缝扎线先不剪断留置待用),以阻断痔上静脉和防止结扎线滑脱,再将钳夹的内痔于止血钳上方予以剪除,在钳夹内痔的齿状线下将相对应的外痔皮肤“V”形剪开(注意切口创面不宜过大),避免外痔皮肤在结扎内痔时误扎于其中而加剧术后肛门疼痛或水肿,再将剪除之内痔基底部用留置缝线在钳下行“8”字缝孔。待每个内痔依次缝扎完毕,在肛门呈自然收缩状态下,再逐一将外痔剥离切除。 对单个或多个混合痔的痔核,均以痔自然分界行外痔切除剥离,环状痔分别在3~4、7~8、9~10、12~1点处采用分段内扎外剥术,每段之间要保留足够的黏膜皮肤,对伴有肛门狭窄和所有环状痔者,痔核术毕均常规行内括约肌松解,即在5点或7点齿状线下0.5~1cm处向外作一约1.5 cm 放射状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暴露内括约下缘,用弯蚊术钳在直视下挑出内括约肌予以切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