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民中小学课程衔接的探讨-MathSeed数学领域课程与教学辅导网.doc
PAGE
PAGE 12
徵
稿
篇
國民中小學課程銜接的探討
新竹縣新湖國中校長 周武昌
新竹縣豐田國小校長 呂瑞香
壹、緣起
世界各國為了邁向二十一世紀,紛紛展開各項教育改革,如美國發表「公元2000年目標:美國教育法案」,展現教育改革的目標與行動原則;英國發佈「國定課程」,以提昇國民的能力為目標;日本教育改革以培育學生「新時代的心」與「生存實力」為方向(葉芷嫻,民90);澳洲更以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為導向(沈銀亮,民89);可見世界各國均感受到新世紀的競爭壓力,為了提高國家的競爭力與國民的素質,莫不如火如荼的從事課程改革的工作。
教育部為了符應國家發展需求與世界各國教改脈動,積極回應社會期待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86),並執行立法院要求(立法院,民85),針對課程標準省思,以提升國民素質及國家競爭力,教育部依據「教育改革行動方案」(教育部,民86),提出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教育部,民87),其後頒布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教育部,民89),並自九十學年度要求國中小逐年實施,因此國民小學自九十學年度,國民中學自九十一學年度實施九年一貫課程。
九年一貫課程特別強調「九年一貫」,不但課程綱要由國中小同一個委員會訂定,而且以能力指標具體連貫國中小課程(李坤崇,民91),並以能力指標做為編制與審查教材的依據,比過去的課程改革更重視國中小「一貫」,但是這樣就「一貫」了嗎?「一貫」是指連續不斷的過程,每個階段緊密「銜接」,「銜接」是「一貫」的關鍵,在國中小校園教室現場裡,直接使用這套課程與教材的教師與學生,是不是能「一貫」呢?是不是能「銜接」呢?
課程改革急速的更新,經常更換的新教材,使教師與學生面臨課程銜接問題(丁志仁,民91a;李坤崇,民91),不禁令人擔憂是不是有完善的銜接考量?對教師而言,「教師準備好了嗎!」這包含教師的心態、以及對課程教材、教學方法、評量方式、學生能力等方面的了解與調適;對學生而言,新舊課程的銜接更是一種挑戰,「學生準備好了嗎!」這包含學生的先備經驗以及起點行為的了解與調適,因此國中小師生在課程銜接可能遇到哪些問題?如何解決所面臨的問題?值得探討。
貳、課程銜接的意義
一、課程的意義
黃政傑(民74)分析各種課程文獻後,認為課程(Curriculum)有四類意義,包含課程是學科(教材)、經驗、目標及計畫。以九年一貫課程為例,它是一種國家與學校課程計畫,依據各學習領域與階段能力指標所編審的教材,經由學校與教室層次師生教學經驗,達成養成學生十大基本能力的目標。因此,課程的學科(教材)、經驗、目標及計畫是一貫銜接的整體,不宜偏失見樹不見林。
二、銜接的意義
西方學者Spodek指出銜接在英文用法上包含Transition和Articulation兩種意義(引自蔡春美,民82),前者是指先後發展階段的關連;後者是指前後教育方案的關連。陳伯璋(民84)亦指出銜接包含前後不同教育階段,以及各科課程教材內容的前後連貫,本文兼採兩者包含前後發展階段與教育方案的一貫。
銜接亦包含順序性(sequence)與繼續性(continuity)兩種含意(黃炳煌,民70;黃政傑,民83;游家政,民88),前者強調除了學習內容的先後次序外,也對同一題材做加深加廣的處理;後者係指在不同學習階段予以重複,讓學習者有繼續發展、重複練習的機會(游家政,民88),就像螺旋式課程一樣,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三、課程銜接的意義
課程銜接有狹義與廣義的意義(丁志仁,民91a),前者是指新舊課程的走序(sequence)不同,使得舊課程學一半,中途轉軌到新課程的學生,發生起點行為不足的現象;後者泛指因為新舊課程的風格、內容、教學法等等不同,導致教師教授新課程或學生學習新課程發生的問題。
綜合以上文獻探討,本文的「課程銜接」係指國中小階段新舊課程在學科(教材)、經驗、目標及計畫四方面,力求順序連貫與繼續發展相輔相成的一貫過程。
參、新舊課程差異所顯示的銜接問題與解決之道
李坤崇(民91)課程銜接不只出現在階段銜接,尤其在新舊課程銜接,由於新舊課程在課程教材、教學、評量三方面的的差異,必然產生新舊課程銜接的問題亟待解決。
一、新舊課程差異所顯示的銜接問題
李坤崇(民91)在「國民中小學新舊課程銜接理念」一文中指出,新舊課程的差異主要在於課程教材、教學、評量三方面的差異,整理如表2-1,這些差異就是國中小師生在課程銜接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表2-1新舊課程在課程教材、教學與評量之差異分析
項目傳統與現況九年一貫課程銜接特質或原因課程本質課程標準課程綱要課程鬆綁,賦予學校、教師專業自主教材編輯運用現成教材改編、自編教材依據學校本位、學生需要來自、改編教科書分科編書學習領域編書強調領域內統整,不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