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64028
古代詩歌鑒賞專題;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高考题型分类:
分析意境型
分析技巧型
分析语言特色型
炼字型
一词统领型
开放探究型;一 分析意境型;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练习: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二 分析技巧型;描写手法主要有: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3)对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4)白描,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即先言它 物引起所咏之物。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练习
水口舟行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树多。;三 分析语言特色型;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诗歌的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练习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四 炼字型;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练习
[双调]清江引 咏梅 贯云石
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偏宜雪夜交,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问:第三句“偏”字用得传神,请简要分析。;五 一词统领型;答题步骤
;练习: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六 开放探究型; 答题步骤
(1)表明自己的观点;
(2)找出元句中的关键几点,粉条作答,用翻译的方式来解析。;练习
题竹石牧牛并引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石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泳。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角束shù)
石吾甚爱之,勿遭牛砺角。
牛砺角也可,牛斗残我竹。
【注】①伯石:宋代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问: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参考答案:不同意。表面上看,作者似乎是“厚”竹而“薄”石,实际上是对而这同样怜爱。因为在作者心目中,竹和石都代表田园生活,无论牛角砺石还是残竹,都是作者不愿见到的。(也可答“竹和石寓意着坚韧的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B-T 2491-1994 扣件组装疲劳试验方法.pdf VIP
- 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并发症-中国骨与关节杂志.pdf VIP
- 2025年银行纪检笔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企业经营决策讲义》课件.ppt VIP
- 中小学生牛奶配送项目 投标方案.docx
- 2024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鸭塘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VIP
- 样板工程验收记录.docx
- YY_T 0466.1-2023 医疗器械 用于制造商提供信息的符号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
- 七年级数学新课标下的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docx VIP
- 燃气发生器结构和系统详解.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