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碳纤维表面复合镀镍研究
碳纤维表面复合镀镍研究
叶根,张云鹏,安乐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48)
摘要:采用电镀法在碳纤维表面沉积一层纯Ni镀层,然后将纤维剪短,采用化学镀法使短纤维表面以及两端包覆一层Ni-P合金镀层,并使纤维表面金属层加厚,来满足保护纤维的需要。通过不同正交体系研究碳纤维增重率,得到了优化的镀镍工艺。观察了镀层的表面形貌,测试了镀层的结合力,并对镀层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纤维表面镀层均匀、致密、表面光亮和结合力强;电镀获得了纯Ni镀层,而复合镀获得了Ni-P合金镀层。
关键词:碳纤维;电镀;化学镀;金属基复合材料
中图分类号:TG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814(2011)14-0081-03
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和耐高温等一系列优异性能,故它能作为结构材料。但是碳在部分金属中有一定的固溶度,为避免微细碳纤维表面因与相接触的金属发生固相反应而受到损伤,进而影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通常需在碳纤维表面施加一层扩散阻挡层。由于碳在镍中不溶解,也不存在稳定的C-Ni化合物,因此Ni被广泛地用作碳纤维表面的防护层材料,目前许多研究均基于日臻成熟的镀镍工艺。
碳纤维表面镀镍的方法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包括溅射法、离子镀膜法和金属粉末喷涂等;化学法主要采用化学镀和电镀法。本文研究了采用电镀和化学镀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在碳纤维表面镀镍的工艺。
1·实验方法
本实验镀镍工艺流程如下:碳纤维→除胶→水洗→电镀→水洗→干燥→剪短→水洗→化学镀→干燥。
1.1 碳纤维表面除胶
除胶是除去附在碳纤维表面的有机杂质和污染物,以保证后续工序镀液的稳定和提高镀层结合力。本文分别采用了有机溶剂法、空气灼烧两种除胶方法。前者是将纤维束放入丙酮溶液中浸泡30min,每5min搅拌纤维一次,最后再用水漂洗;后者是将纤维置于空气中在400℃灼烧20min,通过氧化的方式来去掉纤维表面杂质。
1.2 镀镍工艺设计及优化
采用先电镀然后剪短进行化学镀。电镀镍采用L9(34)正交试验来研究NiSO4·6H2O浓度、H3BO3浓度、电镀时间及电流密度对镀层质量的影响。同样,化学镀镍参考相关化学镀镍的配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采用正交试验法对主盐NiSO4·6H2O、乳酸、次磷酸钠等3个因素各取3个水平,选用L9(33)正交表进行试验。考察的试验指标是纤维增重率、镀层厚度,最后采用综合平衡法对正交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
1.3 镀层质量的测试
用JSM-6700F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对碳纤维及镀镍碳纤维外表形态进行观察;用电光分析天平称出碳纤维电镀及化学镀前后的质量,可以计算出质量增加率ΔG/G,然后计算镀层的厚度。基于碳纤维的特点,镀层结合力强度采用冷热水循环法进行测量。
镀层质量的测试
式中:ΔG为碳纤维镀镍前后的质量差;G为镀前的质量;R为碳纤维的半径;Δr为镀层的厚度;ρnl为镍密度;ρc为碳纤维的质量密度
2·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碳纤维表面除胶效果
未除胶和除胶后的碳纤维表面的SEM照片如图1所示。对比可看出,表面处理后的碳纤维表面沟槽明显加深、加密,这说明纤维表面的有机物和污染物被有效除去。另外,处理后的碳纤维在镀液中分散性能明显增强。
碳纤维表面的SEM形貌
通过比较发现,采用高温灼烧法和有机溶剂法相结合,除胶效果更好,能获得良好的镀层。最佳除胶条件为:在空气中400℃灼烧10min,然后再在有机溶剂中浸泡10min。
2.2 正交试验优化镀镍工艺
通过正交试验,采用综合平衡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优化后的镀镍工艺:
电镀镍配方:
NiSO4·6H2O240g/L;H3BO330g/L;NiCl70g/L;C12H25NaSO40.1g/L;pH4~5;时间7min;温度为室温;电流密度0.32A/dm2;
化学镀镍配方:
NiSO4·6H2O30g/L;C3H6O3(乳酸)20g/L;
NaH2PO·2H2O30g/L;C3H4O4(丙二酸)0.1g/L;pH=4~5;温度85~95℃;时间40min
2.3 工艺参数的影响
通过正交试验L9(34)分析,得出电镀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电镀时间,然后依次是H3BO3浓度、电流密度、NiSO·46H2O浓度。另外单因素分析发现,温度对镀层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通过正交实验L9(33)分析,可得出,在化学镀液过程中,各组分影响镀层质量及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湖南省长沙市2025届高三新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pdf VIP
- 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A4直接打印版.docx VIP
- 《商品学》(第2版)1-11章题库章节练习题答案全书测试题参考答案含原题.pdf VIP
- 23ZG210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空心方桩.pdf
- 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知识习题.docx VIP
- 02S515排水检查井图集 .docx VIP
- (高清版)DG∕TJ 08-2165-2015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docx VIP
- 3.3.5患者参与医疗安全(达B档).doc VIP
- 道口开设施工合同5篇.docx VIP
- 九一八国旗下演讲稿《勿忘国耻吾辈自强》.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