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0928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上]
孙熙国
唯物辩证法(上)
sunxiguopku@163.com
;阅读书目;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这一内容从学科逻辑的角度来说,属于辩证法的范围。辩证法要讲四个问题:
一、唯物辩证法概论
二、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四、唯物辩证法在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唯物辩证法概论
(一)、辩证法
1、苏格拉底的问答法
最早提出辩证法概念的哲学家是苏格拉底。其最早的意义是“谈话”“论辩术”,本义是指在论辩时通过揭露和克服对方论断中的矛盾,以求得真理的方法。
克塞诺封《回忆录》说:“他注意到【辩证】这个词导源于人们的一种活动,就是聚在一起讨论问题,按对象的种属加以辨析。因此他认为每个人都应当下决心掌握这种艺术,下苦工夫学习它,因为一个人凭着它的帮助,就成了最有才干的人,最能指导别人的人,讨论时见解最深刻的人。” (《西方哲学选读》,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9页,);
苏格拉底是最早比较自觉注意和运用辩证法的人。他把辩证法成为主要乐曲,把为掌握辩证法而进行的学习,称为“前奏曲”。柏拉图在《国家篇》中说:“我们终于达到了辩证法所演奏的曲调了。”“只有通过辩证法·····这种真理才能够显示出来”“只有辩证法才是唯一的这样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不需要假设而上升到第一原理,并且就在这里得到证实。”
(《古希腊罗马哲学》,第205页)
苏格拉底(-468——400=68岁)
柏拉图(-427——347=80岁)
亚里士多德(——384——322=62岁);2、黑格尔对辩证法概念的改造;黑格尔说:哲学这门科学可以分为三部分:
逻辑学:研究理念自在自为的科学;
自然哲学:研究理念的异在或外在化的科学;
精神哲学,研究理念由它的异在而返回到它自身的科学。
;黑格尔辩证法的局限性;现代意义上辩证法的基本含义:
用联系、发展和矛盾的观点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
辩证法发展的三个阶段:
(1)、古代朴素辩证法
(2)、唯心主义辩证法
(3)、唯物辩证法;(二)、形而上学;物理学:亚里士多德创立吕克昂学院,第11代传人安德罗尼可在编纂亚里士多德著作时,把论述自然和有形物的作为一类,置于前,谓之“物理学”;
形而上学:把论述事物本质和抽象道理的作为一类,置于后,谓之“物理学之后”,称为第一学术,第一哲学。最早传入中国时,有人译为玄学,严复根据《周易·系辞》,把它译为“形而上学”。;2、孤立、静止、片面和非矛盾观点 ;(三)、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恩格斯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并且可以肯定地说某种动物存在还是不存在;但是在进行较精确的研究时,我们就发现这有时是极其复杂的事情。这一点法学家们知道得很清楚,他们绞尽脑汁去发现一条判定在子宫内杀死胎儿是否算是谋杀的合理界限,结果总是徒劳。同样,要确定死的时刻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生理学证明,死并不是突然的、一瞬间的事情,而是一个很长的过程。” ;“同样,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都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在每一瞬间,它同化着外界供给的物质,并排泄出其他物质;在每一瞬间,它的机体中都有细胞在死亡,也有新的细胞在形成;经过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这个机体的物质便完全更新了,由其他物质的原子代替了,所以每个有机体永远是它本身,同时又是别的东西。······同样,原因和结果这两个观念,只有在应用于个别场合时才有其本来的意义;可是只要我们把这种个别场合放在它和世界整体的总联系中来考察,这两个观念就汇合在一起,融化在普遍相互作用的观念中,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原因和结果经常变换位置,在此时或此地是结果,在彼时或彼地就成了原因,反之亦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P361)”
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2、运动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动观点;恩格斯说:“这个原始的、素朴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但是,这种观点虽然正确地把握了现象的总画面的一般性质,却不足以说明构成这幅总画面的各个细节;而我们要是不知道这些细节,就看不清总画面。为了认识这些细节,我们不得不把它们从自然的或历史的联系中抽出来,从它们的特性、它们的特殊的原因和结果等等方面逐个地加以研究。”;“但是这种做法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种习惯:把自然界中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去进行考察,因此,就不是把它们看作是运动的东西,而是看作静止的状态去考察;不是把它们看作本质上变化的东西,而是看作永恒不变的东西;不是从活的东西;不是看作本质上变化的东西,而是看作永恒不变的东西;不是看作活的东西,而是看作死的东西。这种考察事物的方法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