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中医资料10针灸治疗410例“子宫下坠”病的初步观察.doc

1959年中医资料10针灸治疗410例“子宫下坠”病的初步观察.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59年中医资料10针灸治疗410例“子宫下坠”病的初步观察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针灸治疗410例“子宫下坠”病的初步观察 南京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实验医院子宫下坠研究小组?   子宫下坠病是广大农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患。我院四年来在各地展开针灸巡廻教学时,为配合实习,都开放了针灸门诊,先后共治疗本病6000余例,疗效相当显著。我们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高潮,自1958年秋即在南京市孝陵卫,安徽滁县与宣城三处的巡廻门诊中,作了重点治疗,本年二月份更专门组织了研究小组,至安徽当涂大公圩人民公社办理简易住院治疗,兹将上述四处410例的初步观察,作如下介绍,以供参考。    一、病名   本病由于地区的不同,时代的演变,名称很多,像民间所称的“掉茄子”、“颓葫芦”、“沙果”等等,都是象征子宫脱出于阴户部分的形态而定的。皖南一带,又以妇女小肠气称之,想系与男子的疝气相彷彿而取名。   从历代医学文献来看,在甲乙经、千金方、外台秘要,诸病源候论等书中,就有“阴挺出”、“阴下脱”的记载。晋唐而后的医家,大多以下坠程度的轻重、形态不同的譬喻等等,而在命名上互有出入。如丹溪心法、薛氏医案,景岳全书、外科证治全书、叶氏女科、竹林女科等书,又有“阴挺”、“阴茄”、“阴菌”、“除”、“子宫脱出”等不同的名称;关于病情的描写,治疗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究其实际,大多是指子宫下移的疾患,其中“子宫脱出”这一名称虽然明确了是子宫的疾患,但是患病的程度有轻重。并非所有患者都是整个子宫脱出于阴道之外。因此我们采用“中国医学大辞典”所载“子宫下坠”这一名称,既能概括轻重不同的程度,又显明易解是子宫疾患。    二、病因   本病的病原,古人各就所见,从症测因,说法很多,可分如下几点。第一:大多数认为由于临盆过早,产中用力太过,或产后劳动过早,以致下坠而不能恢复原状,或则劳动即坠。如宋陈无择“三因极一方”说:“妇人趣产劳力努嚥太过、致阴下脱……举重房劳,皆能发作”,第二:认为由于气血虚弱,不能收挕胞宫所致。如外科证治全书说:“阴,即妇人子宫脱出,乃气虚下陷所致。”中国医学大辞典也有“产后子宫下坠,此症乃气血大虚,不能收摄所致”的记载。第三:则为胞络受伤,子宫虚寒。如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载:“胞络损伤,子脏虚冷,气下冲则令阴挺出,谓之下脱。”陈自明“妇人良方”也曾说:“妇人阴挺下脱,或因子脏虚冷,或因胞络受伤。”第四:还有由于肝火湿热为病的、医学心悟说“妇人隐疾,有阴肿、阴痒、阴疮、阴挺下脱……而推其因,总不外乎湿热也。”薛立齐在妇人良方所附治验中说:“妇人阴中突出如菌,此肝火湿热而肿痛,脾虚下陷而重坠也。”这是说下坠虽由肝火湿热,但必挟脾虚,就更较为具体。   总之,就一般常见的祖国医学文献看来,导致子宫下坠的原因,大休都不外乎上述产时,产后努力过度、气血虚弱、子宫虚冷,以及肝火湿热四种。实际上前三者又往往互为因果。例如产时产后、失血过多、血虚血脱,而气无以附,气亦随之而虚,于是努力劳动则下坠;同时也有素体气血不足,并非因产时失血过多而下坠的,又如子宫虚冷者大多血气不足,而气血损伤之后,又可导致子宫虚冷,因此总起来只是虚寒与湿热之分。至于文献记载还有“所欲不遂”与“房劳”等等,虽也都是诱因之一,但归根结底,仍不出虚寒或湿热的范畴。   我们在临床所见,最多的首推新产后气血虚弱,劳累过早,其次就是临产前的劳累过度,往往引起产后诱发本病,少数是由于产后咳嗽及杂病引起的。此外,过去农村中的早婚多产,以致气血虚弱产道松弛与旧法接生的不懂得保护会阴,造成会阴严重裂伤,也是形成劳累后诱发本病的一个主要原因,综合以上原因,多数是属于气血不足、劳力伤气、气虚下陷所致,部分是由胞络等损伤而引起的,至于因湿热而造成的子宫下坠,则比较少见。    三、症状   本病主要症状,是阴户中挺出一物,下腰部有坠痕感觉,由于体质的强弱,下坠程度的轻重与患病时间的长短等等不一,因而历代医家就其所见的记载也有所不同,兹将阴挺、阴菌、阴三者举例如下。   1.阴挺:景岳全书说:“阴中挺出如菌如芝,或挺 出数寸,谓之阴挺。”冯鲁瞻说:“阴挺逼迫肿痛,举重房劳皆能发作,清水续续,小便淋滴。”金鑑说:“阴中突出一物,如蛇如菌,如鸡冠者,即古之疝类也,属热者必肿痛,小便赤数。属虚者必重坠,小便清长。”   2.阴菌:薛立齐说:“妇人阴中突出如菌,周围肿痛,小便重坠。”张氏医通说:“……有翻突如饼,俗呼阴菌,亦有如鸡冠花,如鼠乳,亦有生诸虫,肿痛湿痒溃烂流水,胀闷股坠者。”   3.阴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