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儿童认知进展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1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儿童认知进展理论

第四章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基本观点; 一、皮亚杰 皮亚杰(Jean Piaget , 1896-1980)是瑞士的儿童心理学家,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巨人”。他生于瑞士的纳沙泰尔,自幼聪慧过人,10岁发表有关鸟类生活论文,有科学神童之称。1915年和1918相继获纳沙泰尔大学学士和博士(生物学)学位。 后在苏黎世、巴黎从事过精神病诊治及儿童测验工作,曾在许多大学执教,被哈佛、剑桥、耶鲁等20多所著名大学授予名誉学位,获得过多种科学奖。 主要著作有《儿童的语言和思维》、《儿童的判断与推理》、《儿童的道德判断》、《发生认识论原理》、《智力心理学》。 ;二、认识的起源;三、思维结构;四、思维的机制; 2、图式(schemas 图式,就是将知识形像化,成为一个概念模型。知识可以透过同化或顺化来达成。 图式:是指儿童对一个事件基本要素和相互关系的抽象表征。 如:我家三口人,爸爸上班,妈妈看家,我玩。我妈管我爸,我爸管我,我管我妈。 ; 图式(scheme):指主体已经具有的动作的认知结构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模式。在皮亚杰看来,要真正了解智慧,必须追源到动作,逻辑思维就是一种动作。 对于初生的婴儿来说,其脑中的图式,只是一些本能活动,是由遗传获得的。例如:吸吮图式,眨眼图式。所以皮亚杰称之为“遗传性图式”。在遗传性的图式的基础上,个体通过各种活动,触觉、视觉、听觉等,不断获得各种信息,从而不断的丰富和改变其原有的图式。那么,人类个体怎样使其原有的图式得到了发展呢?皮亚杰说是通过同化,顺应、平衡三个过程实现的。 ; 3、同化??? (assimilating 同化,就是将新知识和旧有知识类比,并作出关连。 同化(assimilation):指主体将外界刺激纳入到主体的图式中,这是个体获得新经验的过程。就好象食物通过消化吸收变成有机体的一部分。 例如:初生婴儿在吸奶时,会把奶头同化到吸吮图式当中去。婴儿通过抓握反应,会把有关事物的特征和属性纳??图式当中去,从而丰富了脑中贮存的图式。需要指出的是同化过程并非原封不动的将外界刺激纳入到图式中,而是对外界刺激进行各种主观的认知加工。例如:整合、分类、比较,然后才纳入到图式中去的。通过同化对事物的认识会越来越清晰。 为了更好的适应客观环境,仅仅通过同化丰富脑中的图式是不够的,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新的刺激情景,当我们用头脑中的图式去认识这一新的刺激情景时,就需要主体对原有图式进行修改或重构,这种改变内部图式的过程就是顺应过程。 ; 4、顺应accommodating 顺应,就是将旧知识的概念模型改变,以容纳新的内容。 顺应(adaptation)由以上讲解,可知同化是丰富图式的过程,而顺应则是创建新图式的过程。人为什么要顺应呢? 在认知识的过程中,由于总有新事物的出现,当人们无法用脑中的图式来认识这一新事物时,人的认识会常常处于失衡状态。这种失衡状态导致人们认识错误或导致人们出现困惑,这就驱使个体必须建立新的认知图式,纠正认识错误、解释疑惑。使认知状态达到一种新的平衡,这样同化与顺应就达到一种平衡,这就是认知发展的结构的最后一阶段——平衡。 ;4平衡(balance):指由同化和顺应过程均衡所导致的主体结构同客体结构之间的某种相对稳定的适应状态。 在皮亚杰看来,同化与顺应这两大主体适应环境的功能,对于认知的发展都是必要的,而同化与顺应出现的相对量,对于主体的适应也同样是重要的,如果只有同化,就会把许多事物看成是类似的东西,不能发现事物间的差异,这样就会导致图式很少而且粗略。相反如果,只有顺应,就会把许多事物看成不同的东西,不能发现事物的类似之处,这样就会导致图式的概括性差而且繁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给我们的认识或适应带来困难,因此只有当同化与顺应交替发生,处于一种均势时,才能保证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达到某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也就是达到某种暂时的平衡。 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平衡是一个重要环节,没有平衡,就没有发展,平衡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就是适应的过程,也就是皮亚杰所谓的认知结构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过程。 ; 平衡? (equilibium 这种形像化过程不会完全只有同化或顺应的过程,而是两者之间的一个平衡点。找出这个平衡点的过程就是平衡。平衡有三种: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