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数学大一轮复习51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教案理新人教A版.doc

2014届高三数学大一轮复习51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教案理新人教A版.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届高三数学大一轮复习51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教案理新人教A版

PAGE  PAGE 14 §5.1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 2014高考会这样考 1.考查平面向量的概念、线性运算;2.考查向量运算的几何意义,向量共线的应用. 复习备考要这样做 1.重视向量的概念,熟练掌握向量加减法及几何意义;2.理解应用向量共线和点共线、直线平行的关系. 1. 向量的有关概念 名称定义备注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向量的大小叫做向量的长度(或称模)平面向量是自由向量零向量长度为零的向量;其方向是任意的记作0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非零向量a的单位向量为±eq \f(a,|a|)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0与任一向量平行或共线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又叫做共线向量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两向量只有相等或不等,不能比较大小相反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向量0的相反向量为0 2. 向量的线性运算 向量运算定义法则(或几何意义)运算律加法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1)交换律:a+b=b+a. (2)结合律: (a+b)+c=a+(b+c).减法求a与b的相反向量-b的和的运算叫做a与b的差 三角形法则a-b=a+(-b)数乘求实数λ与向量a的积的运算(1)|λa|=|λ||a|; (2)当λ0时,λa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同;当λ0时,λa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反;当λ=0时,λa=0λ(μa)=λμa; (λ+μ)a=λa+μa; λ(a+b)=λa+λb3. 共线向量定理 向量a(a≠0)与b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一个实数λ,使得b=λa. [难点正本 疑点清源] 1. 向量的两要素 向量具有大小和方向两个要素.用有向线段表示向量时,与有向线段起点的位置没有关系.同向且等长的有向线段都表示同一向量. 2. 一般地,首尾顺次相接的多个向量的和等于从第一个向量起点指向最后一个向量终点的向量. 3. 证明三点共线问题,可用向量共线来解决,但应注意向量共线与三点共线的区别与联系,当两向量共线且有公共点时,才能得出三点共线;另外,利用向量平行证明向量所在直线平行,必须说明这两条直线不重合. 1. 若a=“向东走8 km”,b=“向北走8 km”,则|a+b|=_____;a+b的方向是_____. 答案 8eq \r(2) 东北方向 解析 根据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a+b|表示以8 km为边长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 ∴|a+b|=8eq \r(2),a+b的方向是东北方向. 2.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DC边的中点,且eq \o(AB,\s\up6(→))=a,eq \o(AD,\s\up6(→))=b,则eq \o(BE,\s\up6(→)) =____________. 答案 b-eq \f(1,2)a 解析 eq \o(BE,\s\up6(→))=eq \o(BA,\s\up6(→))+eq \o(AD,\s\up6(→))+eq \f(1,2)eq \o(DC,\s\up6(→))=-a+b+eq \f(1,2)a=b-eq \f(1,2)a. 3. 已知D为三角形ABC边BC的中点,点P满足eq \o(PA,\s\up6(→))+eq \o(BP,\s\up6(→))+eq \o(CP,\s\up6(→))=0,eq \o(AP,\s\up6(→))=λeq \o(PD,\s\up6(→)),则实数λ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2 解析 如图所示,由eq \o(AP,\s\up6(→))=λeq \o(PD,\s\up6(→)),且eq \o(PA,\s\up6(→))+eq \o(BP,\s\up6(→))+eq \o(CP,\s\up6(→))=0,则P是以AB、AC为 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因此eq \o(AP,\s\up6(→))=-2eq \o(PD,\s\up6(→)),则λ=-2. 4. 已知O是△ABC所在平面内一点,D为BC边的中点,且2eq \o(OA,\s\up6(→))+eq \o(OB,\s\up6(→))+eq \o(OC,\s\up6(→))=0,那么(  ) A.eq \o(AO,\s\up6(→))=eq \o(OD,\s\up6(→)) B.eq \o(AO,\s\up6(→))=2eq \o(OD,\s\up6(→)) C.eq \o(AO,\s\up6(→))=3eq \o(OD,\s\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