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教案(湘教版必修1).doc

3.2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教案(湘教版必修1).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2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教案(湘教版必修1).doc

PAGE  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教案 广平一中 蔡书平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内涵。 2.能以一定的区域为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关性,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 3. 以土壤为例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能力目标 1.通过读图、析图理解地球环境整体性的内涵。 2.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规律解决问题,形成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 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观念;认识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规律性,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发展观、资源观;认识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内涵;提高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发展观、资源观。 2、难点: 以土壤为例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二、教法学法 1、教法: 采用案例分析法、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教???法。 2、学法: 归纳法(现象——本质)、组织讨论法、理论联系实际、实践。 三、教学过程 1、巩固旧知(提问复习)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的诞生又改造了自然环境,人类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请问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经历了怎样的关系? (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人地和谐) 2、导入新课(图片) 展示 雨林景观;沙漠景观;草原景观 提问:让学生描述看到了什么?(植物、动物、河流、山川、土地、风、雨――) 让学生感知自然环境的组成。 3、讲授新课` 一.地理环境整体性内涵 展示图片:水循环、地质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 归纳:1、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智慧圈)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板书) 提问:各要素之间是简单的堆砌吗?你能举出各要素之间有紧密关系的例子吗?―― 评价、分析事例所设及到的各要素。 补充事例:天上下雨地下流(气候――水文); 赤日炎炎似火烧,地上禾苗半枯焦(气候――植物)。华北平原又叫黄淮海平原(水文――地貌);湖南雪灾与拉妮娜(洋流――气候);地震与堰塞湖(地质灾害――水文);城市地面沉降(水文――地形)。 归纳:2、自然环境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板书) 案例一:“水利工程影响”(阿斯旺大坝)材料(略) 分析:由于改变了水文要素导致地形、土壤、气候、生物等要素变化。 三角洲退缩,渔场减产 归纳:3、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之间“牵一发而动全身”(板书) 案例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黄淮海平原的三大灾害、地上河等”。展示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景观图片。分析二者联系。 黄土高原 地上河 风沙地 盐碱地 归纳:4、某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体环境的变化,甚至还可能导致其他地区自然环的变化。 让学生再举例子。――西欧污染导致北欧酸雨危害。 组织讨论:如果造林种草和滥砍滥伐,自然环境会怎样? 毁林PK造林 造林 毁林 归纳:自然环境有时对你“投桃报李”,有时又“睚眦必报”,关键看人类活动是否尊重了自然规律。希望人类“勿因恶小而为之;勿因善小而不为”。 课堂练习:活动4. 过渡:在各个要素中,土壤是各个圈层的结合部,是物质迁移和能量流动场所,是联系无机界和有机界的纽带,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 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为例 1. 成土母质与土壤 粒度决定质地 风化 土壤 成土母质 岩石 通气透水 成分决定性质和养分 组织讨论: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区别与联系? 提问讨论。 温度升高 水分增加 物理、化学反应加快 物理、化学反应加快 湿热:有机物合成快,分解快。如红壤。 冷湿:有机物分解慢。如黑土。 干热:有机物合成少,分解快。如荒漠土。 冷干:有机物合成少。如冰沼土。 2.气候与土壤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 另外气候还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维生物的活动,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组织讨论:判断热带地区土壤比温带、寒带地区土壤厚度大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不对。热带土壤厚度不一定都大,比如热带荒漠土。 高考链接:05年广东省高考题,有完整土壤剖面的是? 氧气 3.生物与土壤 光合作用 枯枝落叶补充有机质 选择吸收 微生物分解 营养元素在地表富集,肥力提高。 岩石 成土母质 原始土壤 成熟土壤 风化 高等动植物 提供少量有 机质 提供更多的 有机质 加快风化 有机质积累,结构改良,肥力提高 低等植物 通气 透水 组织讨论:为什么说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的最活跃的因素? 4.地形与土壤 地形因素 海拔高度差异 阴、阳坡差异 迎、背风坡差异 坡度值大小差异 光照、水分、热量、湿度差异 土壤类型差异 课下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