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课时演练(人民版选修1).doc

3.2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课时演练(人民版选修1).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2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课时演练(人民版选修1).doc

3.2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课时演练(人民版选修1) 1.孝文帝改革后,北魏政府的收入大大增加,其原因不包括(  ) A.均田制的施行      B.吏治的改革 C.负担的调整 D.其他少数民族政权纳贡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均田制的施行、吏治的改革、农民负担的调整,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史料里说北魏洛阳贸易不绝,“百国千城,莫不欢附,胡商贩客,日奔塞下”。它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 A.洛阳成为全国政治中心 B.洛阳商业兴盛,市场繁荣 C.迁都洛阳是正确的 D.洛阳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商业城市 解析:选D。从材料中的“百国”“胡商”可判断。 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  ) A.佛教的传入 B.疆域的扩大 C.民族的融合 D.全国的统一 解析:选C。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是孝文帝改革下,民族融合在艺术方面的表现。 4.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不相符的是(  ) A.北方统一的实现     B.鲜卑族封建化进程的深化 C.北方民族大融合 D.北方经济的发展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B、C、D三项都为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A项,北方统一在孝文帝改革前不符合题意。 5.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面临如何化解错综复杂的矛盾、巩固统治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北魏统治者进行了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北魏的改革以太和十四年(490年)为界大致上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在冯太后主政时以孝文帝的名义进行的改革;后一个阶段是孝文帝主政时期独立进行的改革。 材料2: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发出感叹:“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材料3:下列图片反映了鲜卑族服装的变化 (1)在改革的第一阶段,北魏政府主要解决了哪些问题?有何意义? (2)导致材料2中陈庆之所说洛阳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孝文帝和其侍从的服饰与哪一个俑的服饰较为相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4)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何进步意义? 解析:第(1)问注意明确孝文帝改革的两个阶段划分,从而概括第一个阶段的内容。第(2)问根据材料2信息概括。第(3)问属于图片材料题,要注意图片信息的准确把握和运用,并结合相关历史背景分析问题。北魏孝文帝和他的侍从服饰具有宽袍大袖的特点,显然与汉服俑相似,结合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不难分析原因。第(4)问结合本题思维角度和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1)解决的问题:实行均田制,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有利于社会稳定;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意义: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深入发展创造了条件。 (2)孝文帝迁都洛阳,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 (3)汉服俑。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移风易俗,禁穿胡服,改穿汉服。 (4)顺应了时代潮流,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中国多民族的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选择题 1.时人描写孝文帝改革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财政收入大大增加 ②社会生产获得发展 ③商业也有较大发展 ④丝织业比较发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国家殷富,库藏盈溢”说明①②,“钱”“绢”说明③④,所以选A。 2.“(6世纪初)……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比过去增多。……全国人口比西晋太康年间南北方合计,还要多出一倍……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促进了水田的发展。”出现以上情况,主要得益于(  ) ①均田制的推行 ②孝文帝重视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 ③北魏时期犁和牛耕的广泛使用 ④北魏时期新耕作技术的推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材料反映出6世纪初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可知,所列选项全部符合题意。 3.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 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了洛阳的繁荣 B.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发展 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D.5世纪的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B、C两项不符合史实,A、D两项比较,D项是A项的表现。 4.观察《北魏洛阳复原图》,该图反映出北魏洛阳(  ) ①布局严整,气势宏伟 ②是一座繁华的都市 ③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④已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