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项脊轩志》教案(语文版必修2).doc

4.16《项脊轩志》教案(语文版必修2).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16《项脊轩志》教案(语文版必修2).doc

《项脊轩志》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归有光及其散文成就。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学习结合语境揣摩语言,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2.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三、德育渗透目标 体会日常小事中蕴涵的深情。 【重点、难点】 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解决办法】 诵读、感悟,分析、鉴赏。 【学生活动】 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课文。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揣摩语言,体味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二、题解 本文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归有光的远祖归隆道曾在太仓(现在江苏太仓)项脊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又把自己的书斋题名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 《项脊轩志》又作《项脊轩记》,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志”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本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真切感人。 三、范读 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读。 四、诵读 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感情。 五、疏解 结合课后练习,疏通文意,积累语言。 1.得、然、凡 “得”的基本义是得到、获得,本文中“又北向,不能得日”的“得”,用的就是这个基本义。“得”还有能够、可以的意思,表示情况允许,文中的“轩凡四遭火,得不焚”的“得”就是能够的意思。阅读时,应该注意这两个“得”的不同。 “然”字在文言文中的使用率很高。它常常用作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本文中的“室始洞然”“冥然兀坐”就是。“然余居于此”的“然”则是表示转折,可译为”然而”“但是”。此外,“然”还可以用作指示代词,当这样、那样讲;用作动词,表示对的意思。 本文“凡”字出现两次,“凡再变矣”,“轩凡四遭火”,都是总共、一共的意思。 2.而、若、汝 文言文中,用作第二人称代词的常有“尔”“乃”“汝”“若”“而”等,本文用到了三个:“某所,而母立于兹”,“吾儿,久不见若影”,“他日汝当用之”。前边学过的欧阳修的《伶官传序》用到了其他两个,“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可以让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几个例子,以加强记忆。 3.文言文中数词的用法 现代汉语中,数词常常和量词结合,构成数量短语,一起修饰名词或动词。文言文则不同,数词常常是直接修饰名词或动词,而不需要量词的帮助。本文中用到了几处,例如: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顷之,持一象笏至 “一人”就是一个人,“一象笏”就是一个象笏,都是数词直接修饰名词,中间没有物量词。又如: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再变”是两次变化(或变了两次),“一至”是到过一次,“四遭火”是四次遭受火灾,但是都没有用表示动量的量词。译成现代汉语时,应该补出恰当的量词。 需要说明的是,文言文表示动作行为发生两次时,动词前一般用副词“再”,不用数词“二”。“凡再变”,意思就是变了两次。现在常说的“一而再,再而三”,就是保留了占汉语的这种用法。 4.词类活用 前一个单元学习了词类活用现象,本文中有了几处是词类活用,练习中也已涉及。老师讲解时可适当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内容。 [顾]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回头看)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 [置]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安放) 内外多置小门(设置) 沛公则置车骑(放弃,丢下) [稍]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公家给的粮食) 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逐渐,渐渐)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稍微,略微) [归] 后五年,吾妻来归(女子出嫁)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归附) 5.判断句和疑问句 判断句——“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妪,先大母婢也”(用“……也”表判断) 疑问句——“儿寒乎?欲食乎?”(用疑问词“乎”表示疑问)“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用“何……也”表示疑问) 六、熟读 学生熟读课文,加深感悟。 七、作业 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编写简要的结构提纲。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齐读 学生齐读课文。 二、理解各段大意 第一段,主要写项脊轩修缮前后的不同情况以及作者在这里生活、读书的情趣。 第二段,过渡段,承上启下,“多可喜”承上,“亦多可悲”启下。 第三段,重点写悲,从家庭的变化写到对亲人的思念。 第四段,进一步写悲,记述自己闭门读书的情景,以及小轩多次遭火未焚之事。 第五、六段,补记婚后与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