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桨术语.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螺旋桨术语

 PAGE \* MERGEFORMAT 16 检测人员培训资料 螺旋桨术语、螺旋桨制成的工序流程、各检验段把关要素 1、螺旋桨常用术语 1)基准线:也叫母线,按照阿基米德螺旋原理形成螺距面的直线,有时习惯上也叫中线,其实对于叶片讲,它并不居中。 2)螺距角:螺距面和底面的夹角。 3)导边:叶片工作时先入水的一边。 4)随边:叶片工作时,后入水的一边。 5)压力面:也称叶面,螺距面,因工作时推出水流,而呈受压状态; 6)吸力面:也称叶背,工作时常呈负压状态。 7)叶根:叶片靠近桨毂的部分。 8)叶梢:叶片靠近叶尖的部分。 9)叶切面。以螺旋桨轴心为旋转中心,以某一半径旋转形成的圆柱面和桨叶相截而得到的切面,称叶切面。 10)包角;在同一螺距截面上,叶片某一始点至终点在水平投影面上的圆心角 。 11)填角料叶根与桨毂用圆弧形相连的部分。 12)夹角缝:生产实践中,描述两个相邻叶片的叶根部分和桨毂相连的部分。 2.螺旋桨图纸的表达 2.1 图面主要内容 主视图: 从船尾向船首看到的螺旋桨图像 侧视图 从主视图的侧向(一般在右向)看到的图像,表示了桨毂内外的形 状和尺寸,桨毂和叶片的关系,最大厚度的截面。 最大厚度的分布,那是象征性的,最大厚度真实的位置由切面轮廓图、表表示。通常0.25R和0.6R 的最大厚度是强度设计厚度。 螺距分布图 叶面伸张轮廓图 2.2 螺旋桨工艺要素 2.3 切面轮廓 2.4切面轮廓尺寸表 2.5各叶切面纵坐标尺寸表 3、螺旋桨主要工艺参数 3.1直径: D 根据直径大小的分类 1)根据GB12916-91共分3大类: 3500:大型; 3500-1500:中型; 1500:小型 2)根据ISO 484 分2类: ISO 484/1 D2.5m ISO 484/2 D= 0.8-2.5m 3.2螺距:P 根据阿基米德螺旋线成形原理,旋转一周(360°)上升的高度。 3.3螺距比: P0.7r/D 3.4盘面比: 有两种表达方法, 1)伸张面比表达为:Ae/Ao。其中Ao为盘面积,Ae为各个叶片伸张面积之总和; 2)展开面比表达为:Ad/Ao,Ad为各个叶片展开面积之总和。 Ae/Ao和Ad/Ao两者实际数值比较接近,前者用的较多。 一般军用螺旋桨,高速艇、旅游快艇等螺旋桨不???能使用大直径,所以盘面比比较大。当盘面比越大,接近或大于1时,螺旋桨桨叶之间的重叠就越大,就大大增加了制造难度。 3.5毂徑比: d/D ,D为螺旋桨直径,d为盘面处桨毂直径。 3.6旋向及其判别 经典法则: 左右手定则,伸出一手,大拇指从小端面指向大端面,四指在导边沿叶根到叶梢。左手符合的为左旋,右手符合的为右旋。 经验法则: 1)面对叶面,叶梢在上,叶根在下,根据导边位置迅速确定,导边在左,为左旋,在右为右旋。 2)对FPP言,那边高,往哪旋 3.7叶数; 3.8纵斜:桨叶基准线与船舶纵向垂直的盘面上的倾斜,大多向后,所以称为后倾;但也有少数根据船尾的结构,需要前倾的。 纵斜角,相对于盘面的倾角,向后倾则为后倾角。纵斜角的大小对螺旋桨推进性能没有实质性影响,但对于铸造会带来麻烦,大于10°的后倾角,往往在0.2-0.25R导边叶背拥积氧化渣,需加防范。 3.9侧斜; 何谓侧斜:桨叶剖面偏离螺旋桨平面, 抗空泡性能好,振动水平可降低50-70%。其定义有多种。 1)普遍认同的定义: 从桨叶旋转中心向各截面中点的连线作出的切线与桨叶旋转中心和叶梢的连线的夹角,为叶片的侧斜角。 2)国际标准的规定: 图中11所示角度为国际标准规定的侧斜度。 3)比较好执行的是美国海军标准的规定: 叶梢与辐射线夹角与2π/Z之比,为侧斜的程度,大于50%为大侧斜,Z为桨叶数目。 3.10材料:各国船级社的标准,军用标准及其他。 3.11静不平衡重量。一般由图纸上标注,如没有,则执行螺旋桨验收标准。 3.12重量(质量)。一般由图纸上标注,也可用实际重量。 4、螺旋桨制造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 ●现代质量保证体系的灵魂是全员全过程的质量保证,自觉地执行对用户的质量承诺,不合格品决不流到下一个环节,因此表现在组织中的三检制。质量记录和可追朔性。 ●当好自己的角色,作为专职质检人员,是三检制中不可或缺的检验人员,代表用户,代表公司,要对用户负责,对公司负责。 4 .1 质量检验的依据: 1)产品合同、图纸、技术协议书、双方认可的补充函电,以及相关的国标、船检规范。 2)生产过程中的检验:生产工艺、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铸造工艺、机械加工工艺、打磨工艺、焊补工艺等。 4.2 主要的流程 4.3.1模型制造和管理: 桨毂、桨帽、截面板、叶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