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翻译单位彭长江.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也谈翻译单位彭长江

《外语研究》0020年第1期(总第63期 也谈翻译单位 彭长江 (湖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长沙410081) 摘要:巴尔胡达罗夫为翻译单位所下的定义是“在译语中具备对应物的最小单位”。这个定义有其 充分的理据,而且非常严谨。我国学者往往不明确否定巴氏定义的核心,实际上将其抛弃,却不为 翻译单位重新下定义。“以语段、话语、语篇为(基本)翻译单位”、“在某某层进行翻译”、“以小句为 翻译的基本转换单位”等实际上谈的不是翻译单位问题,而是“本位”问题。 关键词:翻译单位;超句单位;小句;本位 中图分类号:Ho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一7242(2000)01一0036二06 一、巴尔胡达罗夫论翻译单位 翻译单位在七十年代初就成了前苏联 翻译界的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在我国首 先介绍“翻译单位”的是罗进德(1984)。罗 的文章介绍了两类翻译单位:把翻译看成语 言活动的巴尔胡达罗夫的翻译单位,包括音 位层、词层、词组层、句子层、话语层翻译单 位,以及把翻译看成逻辑活动的匈牙利翻译 家拉多·久尔吉的翻译单位—“逻辑素”。1985年,蔡毅等编译出版了巴尔胡达 罗夫的《语言与翻译》,其中第四章专门谈翻 译单位。这一章论述了下列问题: 1.翻译单位的定义:原语在译语中具 备对应物的最小(最低限度)的语言单位。 2.可能的翻译单位:音位层(字位层)、 词素层、词层、词组层、句子层、话语层单 位。 3 . 翻译单位的选择:应该根据具体情 况在语言等级体系的相应层次中准确地选 择一个翻译单位;各个层次的翻译单位本身 并无主要或次要、基本或辅助、恰当或不恰 当的问题,其实践意义是避免永远以词为翻 译单位,形成“逐词死译”,或者不必要地提 高翻译单位的层次,形成“自由发挥”。 二、巴氏定义的理据与严谨性 巴尔胡达罗夫论翻译单位的三个问题 中,翻译单位的定义,或者说这个定义中关 于认定翻译单位的标准,是核心。丢掉了这 个核心,认定哪些单位可能成为翻译单位就 失去了标准,判断什么是层次偏低的“逐词 死译”,什么是层次偏高的“自由发挥”也就 失去了依据。 笔者完全赞成巴氏的定义。那么,巴氏 定义的理据是什么呢?巴氏自己没有说。笔 者认为,其理据如下: 首先,尽管文章是一个整体结构,但得 一个片断一个片断地译,或者说一个单位一 个单位地译。 第二,“翻译单位”一定要是“转换”这一 行为所涉及的对象。按照奈达的模式,翻译 分为“分析、转换、重构”三步。其关键的步 骤是“转换”这一步,缺少了这一步,就不成 其为翻译。反之,即使只有转换这一步,也 仍然是翻译,只不过是错误、拙劣的翻译罢 了。 第三,“转换”这种行为是一种精神活 动,别人看不到。但能从行为的结果看出 来:原文的某一级单位在译文中产生了对应 物。转换就体现在原文单位与译文中的对 应物之间的对应关系上。 第四,在同一个片断的同一次翻译活动 中,转换这种行为不能同时施加于两个或两《外语研究》2000年第1期(总第3期) 个以上级别的单位。假设原文的一个片断 从高到低包含A、B、C、D四级单位。如果转 换已经施加于C级单位,则译文中的A、B 级两单位只可能是重构的产物;D级单位则 融合在C级单位中。 第五,在上面的例子中,即使A、B、C三 级单位在译文中都有对应物,但根据翻译单 位一定要是“转换”这一行为所涉及的对象 这一条,翻译单位只可能是C级单位,而C 级单位是这三级单位中最小的。 这个定义不但有充分的理据,而且非常 严谨,其表现为:首先,这个定义揭示了“翻 译单位”特有的本质属性,因为这种语言单 位与翻译的本质属性—语际转换有关,使得其外延不会过宽,不会把单语交际中的语 言单位包括进来。其次,这种本质属性也是 所有翻译单位共有的属性,即尽管不同层次 的翻译单位有种种差别,但不以任何一个层 次的单位独有的属性为标准,这就使得其外 延不会过窄,不会把符合这一标准的任何一 种语言单位排除在外。第三,这个定义符合 定义的一般格式:“被定义项二种差+邻近 的属”。 三、关于以话语(篇章)为翻译单位 巴氏关于翻译单位的定义是正确的。 但是,他把整个话语作为一级翻译单位却理 据不足。他用来证明这一点的只是一个例 子—莎士比业的第19首十四行诗与马尔夏克的俄译文。他评论说,“这里的原文话 语与译文话语之间无论是在各个词层(… …),或是词组层,甚至句子层上都无法建立 对应关系,因为俄语话语中的任何一个句 子,单独抽出来,脱离了具体上下文,都不可 能同英语话语中的句子在意义上等值。这 里的翻译单位是要译的整个话语—尽管它们的各个部分没有对应物,但俄译诗从整 体看,可以认为与英语是等值的。因为,二 者基本上传达的是同一意义和艺术信息。” (巴尔胡达罗夫1985:155一157)但是,这个 例子并不能证明“话语充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