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济学教育的解毒剂.doc
PAGE
PAGE 5
经济学教育的解毒剂
一本教授“如何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书。
据说作家轻易不让外人走进他的书房,为的是不想让人一眼看出他的思想源流。他们写专栏或发表政策建议的时候,很多精彩的思想和表述其实都是有师承的。我们可以像追星一样去做他们的“粉丝”,也可以静下心来自己学会那种思维方式。
许多内行学者都知道,这本书属于“不是朋友不会告诉你的秘籍”。此前这一殊荣,属于阿门?阿尔钦和威廉?艾伦的《大学经济学》,保罗?海恩延续了这一体系。与其他学派相比,他们更强调市场过程和鼓励合作的制度,强调分析要落实到具体行为,而非一下子进入黑板上的优化方程。
可贵之处在于,这是一本教授“如何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书。换句话说,“授人以渔”,愿意把这套武功传授于人。而且“文科生”们有福了,这本书没有公式,无意炫耀概念,绝不无谓地打击读者的自信。在美国很多学校,其是作为通识教材,供文史哲、法学、社会学等专业的学生使用的。不过书中的思想洞见,却丝毫不输于严肃的专业著作,不少职业经济学者曾给作者写信反馈,他们工作多年后,还能从翻阅本书中受益良多。
最后,现在中国正在经历“智库”热。从事政策研究的人不必都是经济学科班出身,但如果没有系统学习过专业学位,对通俗读物又不屑的话,本书同样适合。书中大量论述了转型国家的案例,这使它当年在俄罗斯和东欧甚至比在美国还受欢迎。用第八版的序言中的话来说,这些人亟需的经济学不是象牙塔内的“智力体操”,而是在一线实务中理解市场如何运作,找到真正的办法,不断确保分工与合作的有效运转的那套思维方式。 最短时间修成正果
金庸武侠中常常有这样的桥段,主人公要么意外落入悬崖、要么无意进入山洞,才发现一本盖世秘籍,获得高人将修炼多年的内力注入,重出江湖后立马一路逆袭。
现实中有这样的捷径可走吗?标准的回答是:绝无可能。但是考虑到市面上有这么多浪费时间的“陷阱”,我认为:只要不走弯路,确实存在“捷径”。
按互联网的传播规律,这本书可以被叫做《逆袭,90天经济学练成计划》、《别放弃,经济学没你想得那么难学》、或者《注意力解药,像读故事一样读经济》。
可不是标题党。有人批评学院派大家写的书,有助于搭建学科知识体系,奠定自身学术地位,第一位考虑的并不是读者的接受能力和实际需求――这也不是什么秘密。
这本书完全相反,掂一掂重量就能发现区别。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等传统的经典教程,动辄砖头一样的大篇幅,买起来贵,背起来重,学校里经管专业的学生往往很好认。现在那几本大部头被我用来垫了显示器――上一版的序言里我没敢说。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从第10版开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就一直在精简内容,以便能在一个学期内讲完。它完全打破了“制式训练”的套路,以章节安排为例:一般教材都是先讲供给、需求,然后再讲市场均衡;而本书一开始就直指核心,强调交换与市场过程。这本书读起来也不累:每节总是先讲应用,至于概念定义,都在对例子的分析中穿插着交代的。像外部性、汇率、博弈等内容都没有刻意单设章节,而是糅合在具体的问题中随缘点化。
“招式”之外,“内功”更重要。“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本书的第一作者保罗?海恩就是这样一位匠人。一个名校芝加哥毕业的博士,在高校工作时不接项目不拼职称,几十年如一日,一直以资深讲师的身份专注于教学――是的,你没看错,就是讲师。
虽然他远远没有其他做研究或政策的同行那么出名,但好的研究者不一定是好的教学者。后者要求对现实世界和经济理论同样熟悉,才能贴近现实、深入浅出,而这对于学院派的经济学家来说太花时间了――是的,老师不会跟你直说,教学生其实性价比很低。保罗?海恩在华盛顿大学就教过1.5万多名学生,有学者评价他在2000年去世前的二十五年间,对美国经济学教学的贡献首屈一指。 那么说好的逆袭呢
最后,问题来了:掌握这套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到底有什么用呢?到底如何激励自己好好读书呢?
100多年前,《经济学人》的发刊辞这样说:“(让我们)加入一场严肃的智力竞赛,让奋力前行的智慧,战胜那些阻碍进步乏味而怯懦的愚昧。”现在我们已经进入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有话筒的时候,回过头来需要的就是一套靠谱的思维方式,能够独立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大家对经济学家有一种常见的不满,说他们在作解释的时候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面面俱到却不知所云。保罗?海恩不是这样,他文风犀利,不捣糨糊。最难能可贵的,对于话语权上的强者(而不是老百姓),他从来不和光同尘,而是直指言辞包装下的那些利益考量,并与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进行交锋。
从个人思考到公共讨论,他们其实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我从第9版开始跟踪这本书,在最早的中文版中,有一段译文是这样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广州数控GSK980TB3系列使用手册.pdf
- (热门!)最新版的比亚迪供应商审核自查表(可编辑!).docx VIP
- QJ300-12N钱江闪300维修手册(24.7.16).pdf VIP
- 一消《消防安全案例分析》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第2套).pdf VIP
- (完整word版)内科护理学第五版目录.pptx
- 3.1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课件)地理商务星球版2025八年级上册.pptx
- 动力电池产品介绍.pptx VIP
- 肺结核患者的护理常规.pptx VIP
-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国开电大《机械制图》形考任务1-4 参考答案.pdf VIP
- 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现状及前景展望.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