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课件13]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俄国(苏联)发展线索;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母亲在号召;; ;; 国内战争结束后,群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强烈不满. 1921年2月爆发了喀琅施塔得兵变。;二、新经济政策;;比较两种政策的特点;福特汽车 ;联共(布)中央发布讣告: “……无产阶级所固有的一切真正伟大和英勇的品质——大无畏的智慧,不屈不扰的、顽强的、战胜一切的钢铁意志,对奴役和压迫的深恶痛绝,移山填海的革命热情,对群众创造力量无限信任,巨大的组织天才,都由列宁卓越地体现了出来,……;列宁的逝世后,代之而起的是一位“钢铁般的人”;三、“斯大林模式”;;斯大林经济模式的主要表现;;;苏联的五年计划;;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如何评价斯大林体制?; 在亿万人民的心目中斯大林成为神话般的人间上帝,大家开始战战兢兢地念叨他的名字,他们???信:只有他一个人能够拯救苏维埃国家,使之不受侵略和解体。
——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体验高考;2.(2008 四川高考试题)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即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余粮。”这一措施实行于( )
A.1917年十月革命
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
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3.(2009高考广东理基)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
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
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
;4.(2009高考江苏单科)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背景目的;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平反冤假错案;为受迫害者恢复名誉;强调集体领导原则;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 ;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赫鲁晓夫喜怒无常的性格被称为“鲁莽的改革者”;赫鲁晓夫的墓碑; 苏联伊万诺夫将军90年代议 论赫鲁晓夫的功过时说:“他是个 犯了错误的共产党人。他跟勃列日 涅夫、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不一 样,是真心想实现共产主义的,只 是方法不对头,效果不好。” 赫鲁晓夫当政的1953~1964年,苏联工业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9.1%~13.2%,普通人生活明显改善。他颇有平民风格,当政时不重“形象工程”,大量建造站台简陋的地铁,速度比斯大林时代快一倍以上,解决了莫斯科边缘地区的交通难题。赫鲁晓夫大造廉价的五层楼,当时圆了数千万人的住房梦。;勃列日涅夫;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勃列日涅夫改革与赫鲁晓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材料一:勃列日涅夫爱好贵重衣服、纯种马、烈性酒、丰盛菜肴、豪华轿车、游泳、打猎、名牌猎枪。在他的私人车库里有各国送给他的高级轿车;在他豪华无比的别墅里,拥有冬夏分别使用的两个游泳池;为了让他打猎,国家专门建了一座狩猎场 。
材料二:苏联解体苏联社会科学院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然能够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干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
材料三:1991年的“8·19”事件是苏共挽狂澜于既倒、“避免自己走向灾难深渊的最后尝试”,可惜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苏共未能得到人民包括1000多万苏共党员的积极响应,军队也拒绝执行命令,甚至发生倒戈。; 材料4: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
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5位下降到居世界第88位。;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一位前苏联杂志主编这样讽刺戈尔巴乔夫;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