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导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理类型
微小病变
[病理]
1.光镜 肾小球基本正常。
2.电镜 广泛的上皮细胞足突融合伴上皮细胞空泡变档微绒毛形成、蛋白吸收滴及溶酶体增加。基底膜正常,沿基,膜两侧无电子致密物沉着。
3.免疫荧光 既无免疫球蛋白亦无补体染色。
[临床表现]
1.好发于儿童,尤拟2—6岁幼儿多见,成人发病率低,但老年人有增高趋势。
2.男性多于女性。
3.除蛋白尿外,镜下血尿15%—20%,无肉眼血尿o
4.一般无持续性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
5.成人者镜下血尿、一过性高血压及肾功能下降的发率比儿童病例高。
[病因治疗]
可自发性缓解,药物治疗有效,特别是儿童会迅速恢复。
儿童的一期治疗:泼尼松40mg/m2或1mg/(kg·d),口4周,约半数的病人出现疗效,但75%复发。成人:泼尼松1.0-1.5mg/(kg.d),不超过4-6周,有反应者约75%复发。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高血压的发生,易发生医源性并症。 ,
对一期治疗有反应的病人再经过2周继续用药后,改用维持量治疗,即泼尼松2-3mg/(kg·2d),维持4周,并在以后的4个月内逐渐减量。对皮质类固醇无反应的或经常复发者,在泼尼松使用的隔日使用细胞毒制剂,常用环磷酰胺1-2mg/(kg·d),共8周,或苯丁酸氮芥0.1mg/(kg.d),共12周,会带来长期的缓解。
另一方法是口服环孢霉素A3—5mg/(Kg·d),分2次,使血药浓度维持在75-125mg/ml。
细胞毒制剂有抑制性腺的作用(对青春前期少年尤其严重)和发生出血性膀胱炎的危险。还要经常查血常规和肝功能以排除骨髓抑制和药物性肝损害。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病理]
1.光镜 特征为局灶损害,影响少数肾小球(局灶)及肾小球的部分小叶(节段)。受损小球的系膜基质增加。玻璃样物质特征性地存在于受损毛细血管袢的内皮细胞下。可有泡沫细胞形成,存在于间质或肾小球中。在肾小管常可见到基底膜局灶增厚和萎缩,伴间质细胞浸润和纤维化。
2.电镜 大部分或全部肾小球显示足突融合,上皮细胞及其足突与基底膜脱离为本病早期病变。在硬化的部位,有毛细血管袢的萎陷及电子致密物的沉积。
3??免疫荧光 局灶硬化损害处有IgM和C,呈不规则、结节状沉积。无病变的肾小球呈阴性或弥漫性IgM和C3沉着,后者见于由系膜增生性肾炎发展而来者。IgG、IgA少见。
[临床表现]
1.好发于青少年,男多于女。
2.隐匿起病。
3.75%发生血尿,20%呈现肉眼血尿。
4.常有肾功能减退和高血压,还常出现近曲小管功能障碍,表现为肾性糖尿、氨基酸尿及磷酸盐尿。
[病因治疗]
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后大多疗效不佳,仅少数(约占1/4)轻症病例(受累肾小球较少)尤其继发于微小病变者有可能经治疗而缓解。
膜型肾病
[病理]
疾病早期肾脏通常大而苍白,晚期出现肾功衰竭者肾脏大小仍正常或稍小于正常。与一般慢性肾炎晚期的萎缩肾完全不同。
1.光镜及电镜.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以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着为特点,继之以基底膜的增厚与变形。
2.免疫荧光 IgG和C,的沉积物呈弥漫性均匀一致的颗粒状沿膜分布。
[临床表现]
1.好发于中老年,男多于女。
2.隐匿起病。
3.约40%的病例有镜下血尿,但无肉眼血尿。
4.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肾静脉血栓发生率约占50%)。
[病因治疗]
采用隔日皮质类固醇治疗会有明显好处。
1.泼尼松100—150mg,隔日一次,维持两个月,在以后的两个月内逐渐减量。
2.双嘧达莫(血小板解聚药)300-400mg/d,分次口服。
本病早期治疗(钉突形成前)约60%病人可缓解,若于钉突形成后治疗,常无效。膜型肾病极易发生血栓及栓塞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系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炎
[病理]
以肾小球基底膜及系膜为其基本病变部位。又根据电子致密物的沉着部位及基底膜病变的特点分为三型。
第1型:基底膜增厚,,可有双轨现象,系膜增生最为严重,可分隔肾小球呈小叶状。电镜证实上述系膜插入现象,并可见细小的不规则的电子致密物于系膜区及内皮下。免疫荧光检查可见IgG、IgM和C3颗粒沿基底膜呈周边性分布,也可沉积于系膜。
第Ⅱ型:以基底膜内大量、大块电子致密物呈条带状沉着为特点。免疫荧光检查以C3沉着为主,免疫球蛋白沉着较少见。
第Ⅲ型:除与第1型有共同改变外之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工艺.doc VIP
- 肺功能万里行考试内容.doc VIP
- 2024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言材料 .pdf VIP
- 巡察常见问题清单.pdf VIP
- 10.2 实数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Unit1Helping at home第6课时 B Read and write & C Reading time课件 2025人教pep英语四年级上册.ppt
- J-STD-035A非密封封装电子器件的声学显微技术.pdf VIP
-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我学习我快乐)快乐学习.ppt VIP
- Web安全与防护教学教案.docx VIP
- 碳化硅外延层厚度的测试 红外反射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