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反思冯小刚之败.doc
PAGE
PAGE 4
反思冯小刚之败
《一九四二》之
2012,全球都很特殊;而龙年,中国常逢大变。因此,终于告别2012,又将告别龙年时,仔细盘点一下我们的世界、我们的周边,就尤其有必要。
当《中外管理》的编辑们惜墨如金地精心盘点过去一年中外商业领域的诸多红榜好事和黑榜坏事时,还是忍不住将一件演艺娱乐界的事件提了一笔,那就是国产电影《泰?濉芬越咏?12亿元人民币的票房,一跃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票房冠军。
《泰?濉肥且桓銎婕!K?只是一部低成本的搞笑喜剧,谈不上创新和大制作,也谈不上深刻的“中心思想”,但它竟毫无迹象地超过了当年火遍全球的《阿凡达》,成为令包括主创徐峥在内举国大跌眼镜的超级黑马。
《泰?濉坊骨崴沙?越了另一部曾被寄予厚望的大片――《一九四二》。
《一九四二》可谓是大制作,领衔者又是票房金牌冯小刚,演员更囊括了众多票房红星。但它却败了。据报道,其最终票房仅3.7亿元,远低于制片方和外界预期,再加上高昂的制作成本和院线分成,投资方亏损上亿元。
当我踏进电影院,看到《一九四二》上映不足一个月就已下线,而《泰?濉芬廊簧献?率极高时,吃惊之余便预感这两部电影不同寻常的成败,一定会成为外界分析的热点。
“虐心”之败
好奇心,诱得营销界热衷分析《泰?濉肺?何如此成功。但职业感,却使得我更愿意思考:《一九四二》缘何如此惨败?
其实《一九四二》并非沉重主题的首败。陆川的《南京南京》已令人大失所望,而张艺谋在《金陵十三钗》中,更是惨败到不得不和心头流血的投资方割袍断义的地步。
但冯小刚不同。他不是靠所谓“艺术”和“觉悟”,而是靠票房起家并大获成功的。
当1990年代初张艺谋已靠《红高粱》蜚声全球时,冯小刚还没机会执导。但是仅仅几年后,冯小刚就凭借低成本喜剧《甲方乙方》三部曲在票房上赚得盆满钵盈。那时,艺术人士对冯的商业味儿颇为不屑。而当张艺谋、陈凯歌也投身诸如《黄金甲》和《无极》等世俗电影却令人汗颜时,冯小刚又凭借《天下无贼》和《集结号》不???赢得了更高的票房,而且引起了全社会的共鸣与思考。
可以说,十年间中国没人比冯小刚更懂电影市场,更清楚中国观众想要看什么。
但这次,冯小刚却大败。为什么?
2012年12月4日,他在微博里说:“观众普遍反映《一九四二》是部虐心的电影……越琢磨越觉得‘虐心’这词精准……这是对《一九四二》极高的评价。若反过来,观众看完《一九四二》给出两字‘赏心’,那我就得哭去了……以后看《一九四二》就简称:今天你‘虐’了吗?”
哦,原来冯小刚之败,不是败于才,而是败于心。
我在微博中评论道:当一个靠票房起家的导演,开始热衷揣摩“虐心”这个词时,就说明他已在走向自己的价值反面而浑然不觉。
随后,冯小刚对新科状元徐峥的一句“我也是打那儿过来的”,更值得品味。
是的,“那儿”很关键。由此,“市场的原点”一词出现在我脑海里。多数人为什么看电影?为了放松,为了圆梦,为了真善美。所以《007》长青,所以《阿凡达》震撼,所以《辛德勒的名单》经典。而在纠结的2012年为什么看电影?为了缓解焦虑,为了寻找希望,哪怕简单,即便粗俗。所以……顺应市场的《泰?濉贩杩瘢?而虐待市场的《一九四二》落寞。
作为成功者,都有成功的起点。作为企业家,必然不满足于起点,要不断创新和超越。但是,当我们在自以为超越成功的起点时,也要时刻警惕:自己是否也正在背离市场的原点?抑或我们已不屑于厘清它们的关系?我们是否正将自己的主观逻辑凌驾于市场需求之上?
其实这很普遍。诚如我在微博评论中所说:很多成功人士都曾走过这条充满讽刺的人生曲线。拿破仑曾大大推进了资产阶级民主,但随后却热衷于称帝和战争,到死没有觉察。牛顿曾大大推进了人类自然科学,但随后却埋头于神学,晚年一事无成。
离开起点,而遗忘原点的黯然终点,太多了。
新春到来,蛇年伊始,在《泰?濉返男ι?和《一九四二》的哀嚎一起淡去时,在下寄语:为了持续成功,在超越成功的起点时,绝不能践踏市场的原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