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南头长途汽车客运站.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深圳南头长途汽车客运站

深圳南头长途汽车客运站 建筑概况: 深圳南头长途汽车客运中心位于深圳市南头联检站及一甲村之间,主要是为适应特区的高速发展而缓解原有深圳汽车站的巨大客流量。客运站总占地面积35360㎡,总建筑面积56308㎡,其中站房面积24204㎡,机修车间及停车库面积3545㎡,酒店面积11324㎡,公寓面积11833㎡,商业服务面积3402㎡,是集交通、商业、饮食、酒店、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群。 效果图 1、总平面布局 客运站的物质功能包括:以长途客运与短途客运及零担兼顾为主并设有大型停车库;饮食、娱乐、办公、旅馆、公寓楼为其副功能,为适应物质功能的需要,该汽车客运中心由以下部分组成:①候车大厅与售票大厅;②停车库;③饮食服务中心;④出租写字楼;⑤高层旅馆和公寓楼;⑥文娱服务设施。 站前区——站前广场,是进出站房和经由市内交通到站、离站旅客的集散地。为了使之成为一个既能疏散人流,又能给旅客以亲切感的场所,尽量使城市道路、站前广场与旅客进出口构成有机的联系,设计中采取了广场分开处理,增强建筑的体量感,平整的铺地中央扭转的四方体指示售票厅和候车大厅的入口,站前广场和规划地铁站前平行布置饮食街,方便旅客用餐。旅客出站广场及出租车位设在建筑群的东侧,与中部进站的旅客分开,并设一标识性的雕塑,不仅为城市提供了新的景点,还增强了向心力的作用。西侧为汽车出站口及办公入口,利用站前广场将进出站人流、办公人流、售票人流、站前车流、出租车流等严格区分,使之各行其道,井然有序。 总平面图 为使旅客能快速、简捷的进入主体建筑,将售票厅、候车厅的主要入口设于临街的广场对面的醒目位置。办公入口设于广场左侧以免与出站人流交叉,但内部联系又较为方便。商场与餐厅位于广场右侧,既方便购物,又可在此休息与交流。出站口位于站房与公寓中部,与进站人流、车流分开,并且使出站的旅客较方便的进入站前的旅馆以及城市公交站,以便客流迅速的疏散。售票厅与行包托运厅设在候车厅的同侧,避免了托运行包与进站人流的交叉。 2、交通流线组织 流线的组织包括旅客流线(进站流线、出站流线、长途流线、短途流线及旅客购票流线)、行包流线(托运及提取)、工作人员流线。 a、人流:公路客运站中旅客流线(进站、出站)是最主要的流线,其它流线均是为此服务的。在设计过程中,按长途与短途旅客之分,将长途候车旅客组织在底层进站候车,而中小巴(短途候车)则组织在从底层进入大厅后经自动扶梯直上二楼候车,其它人流如旅馆住宿人流则从站房一侧的广场单独出入,使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流线分析图 b、货流:主要是乘客的行包管理和托运。在候车大厅的右侧设置,需行包托运的乘客可通过大厅进入托运大厅进行办理,位置较为方便,然后利用提升井将其上升到货廊平面,在专门的行包廊将行李放置在车顶,并且在出站口设置提取行包处,大大地方便了乘客。 c、车流:主要是车辆出站和到站流线,在设计中将进站车辆流线组织在基地的东北角,而出站车辆则设在西南角,同各类主要人流严格分。中、小巴车辆从东北角进入停车楼,从与站房中小巴候车大厅同一标高的站场后侧的车道出口,因而方便了二楼的中小巴候车乘客。 3、空间尺度与空间形态 交通建筑的室内空间尺度各不相同,有些差别较大,如大到候车厅、售票厅、托运大厅,小到问讯处、小件寄存处、小卖部等。 a、空间的尺度:长途客运中心的平面尺寸主要取决于它的客运量。此方案客运规模大,旅客日发送折算量在10000人次以上,另外功能复杂多样,客流运输又分为长途及短途,因此在空间的尺度设计中,将二者严格区分,使之人流互不干扰,以中部广厅作为联系枢纽,高达9m,中巴短途候车通过广厅的自动扶梯直上二楼与中小巴停车库同一标高,而长途候车的二次候车设在广厅的前端,一层与二层之间的夹层平面设邮电、银行等商业服务用房,左侧设站房管理用房。在三层平面设出租办公室,这样处理使得各种不同功能要求的层高得到满足,该高则高,该低则低,高低结合,高大空间只是局部,其余空间尺度均较适中,空间得到了充分利用。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夹层平面图 五层平面图 客房标准层平面图 长途客运中心的中央大厅是整个建筑的核心部位,又是人流集中的交通枢纽,为满足其空间意境的特殊要求,设计者采用了高9m,宽35m,进深20m的尺度,使之空间开阔,气势宏伟。 b、空间的形态:交通建筑由于功能复杂,人流多样,加上空间要求各不相同,因而大多采用矩形平面以形成符合功能要求的建筑空间,但为避免矩形空间形态的单调、呆板之感,设计者在设计中分别采用进退、交错、渗透等空间处理手法,将中央候车广厅的天棚采用透明的网架结构,正面入口处理成大片玻璃幕墙,无结构杆件的阻挡,自由度大,通透性强,将室外广场的景色引进室内,室内外空间互相渗透交融。另外大小空间采用交错穿插的组合,竖向发展穿插交错的空间层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