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写作素材人物简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陶渊明写作素材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陶渊明(365年一427年),魏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界,代表着古朴的诗歌所能达到的高度。陶渊明又是一位创新的先锋。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境界;将注疏老庄玄理的玄言诗,改为蕴含日常生活哲理的诗歌,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陶渊明的晚年,贫病交加,于南朝宋元嘉四年十一月与世长辞。亲友们用俭朴的仪式安葬了他,认为他具有“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己之操”,并为他立谥号“靖节徵士”。 ●经典名言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好读书,不求甚解。 3.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7.猛志固常在,刑天舞干戚。(刑天舞干戚的故事:刑天是与天帝对抗,失败后被断头仍不停止战斗的著名神话英雄。黄帝用强大的武力打败了炎帝,坐上了中央天帝的宝座,炎帝被迫退到南方。但炎帝的部下并不甘心失败,刑天发誓要与黄帝争夺神位。他左手握一面盾,右手拿一把斧,与天帝开始了一场激战。他们一直杀到常阳山地方,黄帝看准机会一剑向刑天脖颈砍去,刑天那颗巨大的头颅就被砍落下来。刑天见头被砍落,愈加震怒。他毫不示弱,以两只乳头当作眼睛,肚脐当作嘴巴,挥舞武器,继续呐喊战斗。  刑天虽然失败了,但他不屈不挠,战斗到底的英雄精神常常为后人称颂。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用“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诗句,盛赞这位断头英雄。) 8.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9.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经典素材 1.陶渊明年少有志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不久便辞官回家。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他也拒绝了。 ★分析:???畏权势,不同流合污,一直是陶渊明的人生追求,也是他一生的光辉写照。 ★适用话题:志向、舍与得、追求 2.陶渊明择友 陶渊明结识的朋友不分贵贱,但人格卑下的人是他所不齿的。 有一天,江州刺史檀道济去看望他,这时,陶渊明正好已卧床饿了好几天了。 檀道济对他说:“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仕。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古如此?” 陶渊明回答道:“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檀道济临走时赠以粱肉,陶渊明一手把它挥落地下。 当时东晋政治混乱,文帝废少帝自立,人民生活疾苦。檀道济竟说是文明之世,以乱为治,其人格可知,陶渊明因此对他赠送的东西挥而去之。 ★分析:真正的朋友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志同道合的。没有共同的喜好,没有相同的品性,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同时,从一个人的择友标准可看出其做人的个性和品位。 ★适用话题:选择、人格、标准 3.交往 江州刺史王弘想认识陶渊明,陶渊明却认为没有和他结识的必要。王弘于是求救于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遇之。庞氏探知陶渊明要去庐山,便准备酒食,在半途的地方等待他。庞氏见陶渊明果然来了,便请他下奕共饮,陶渊明欣然就饮。不久,王弘伺机而至,陶渊明正喝得酒酣耳热,也就对王弘不加婉拒了,王弘始得结织陶渊明。 ★分析:朋友交往需要时机,也需要共同的爱好,王弘正是利用这一点,才能与陶渊明相交。可见,在与人交往中,策略、时机的把握都是非常重要的。 ★适用话题:交往、策略、时机 4.初仕归来赋闲情 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公元393年),二十九岁的陶渊明第一次出来做官。《宋书》上记载他“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当时,他要从小官做起,小心翼翼,察言观色,还要奴颜婢膝,一步步攀上高位,陶渊明受不了这份委屈与折磨,也没有这份耐心。 闲居的第二年,即太元十九年(394年),陶渊明三十岁时,他的妻子去世,续娶翟氏。大约在诗人丧妻、再娶这一段时间内他写了一篇在他的诗文中别具一格的言情之作——《闲情赋》。 ★分析:“无心插柳柳成荫。”陶渊明在仕途上虽然失意,但在作文方面却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就。可谓有所得,有所失。 ★适用话题:文人气节、得与失、闲情 5.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于晋元兴三年为镇军将军刘裕参军,次年又为建成将军刘敬宜参军,因心不悦回了家。回家后,耕植不足以自给,再加上家里人口增多,经济十分拮据,亲朋好友都劝他出去做官。他的叔父陶夔曾任太常卿,见他生活困苦,遂加引荐,于是被任为小县之令。当时正值战乱,他不想到远处任职,而彭泽县离家不远,俸禄又足够他酿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