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1.认识燃烧发生的条件 。
2. 区分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认识完全燃烧的重要性。
3.认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
4.了解防范爆炸的措施 。 ; 一、 燃烧
1.定义
一种_____、_____的剧烈的_________。
2.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
(1)物质具有_______。
(2)可燃物与_____接触。
(3)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的_________(即可燃物的_______)。
【特别提醒】只有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燃烧才能发生。
;3.燃烧的类型
(1)完全燃烧:
①条件:氧气充足。
②碳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③含碳、氢元素的可燃物完全燃烧时,生成_____________。
④特点:_________,放出的_______。;(2)不完全燃烧:
①条件:氧气不充足。
②碳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③CO的性质。
a.毒性: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 。
b.可燃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含碳、氢元素的可燃物中的部分碳、氢元素生成_________、碳氢化合物等有毒气体和微小的炭黑颗粒等。
⑤特点:_________,放出_______。; 二、燃烧引起的爆炸
1.爆炸的成因
如果急速的燃烧发生在_________内,短时间聚积_________,使气体的体积_________,就会引起爆炸。
2.常见的爆炸物
可燃物与_________的氧气接触
可燃性 ___________与空气充分接触
; 三、 防火与灭火
1.灭火
(1)原理:破坏_____的条件,使_________停止。
(2)方法:
①将可燃物___________,与_____隔离;
②隔绝_____________;
③使温度降到_______以下。;2.防火与防爆
生产、运输、使用、储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要严禁烟火,防止撞击和高温。
3.常见安全标志
;【典例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典例2】下列说法:
①呼吸作用、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
②燃烧一定有火焰
③急速的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④自燃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
⑤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并放热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典例3】 2012年5月18日开始,伦敦奥运圣火只在英国境内传递。采集圣火的唯一方式是在奥林匹克的赫拉神庙前利用凹面镜集中阳光来引燃火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阳光为火种的燃烧提供了热量,使其达到着火点
B.火炬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C.强风和大雨下火炬仍可以保持燃烧,是因为火炬燃料的燃烧不受燃烧的条件影响
D.火炬内装的燃料丙烷(C3H8)属于有机物
;【典例4】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档案室内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B.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洒在桌面上立即用水扑灭
C.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湿沫布擦净
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验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1.(2012·武汉中考)通常情况下,几种物质的着火点如下表。
根据上表所给信息和所学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白磷、红磷、木炭、无烟煤都是可燃物
B.降温至着火点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C.实验时,用于吸干白磷的滤纸片不能丢在废纸篓里
D.红磷燃烧属于置换反应;2.(2011·盐城中考)镁不但能在空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燃烧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C.镁等活泼金属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
D.镁在空气、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都是放热反应;3.(2012·广东中考)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下列图标不适合在加油站使用的是( );4.(2012·泉州中考)森林发生火灾时,灭火队员砍伐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 )
A.隔离空气 B.隔离可燃物
C.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D.促进烟尘的扩散;5.(2012·福州中考)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