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视域下教师教材解读思考.docVIP

“先学后教”视域下教师教材解读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先学后教”视域下教师教材解读思考

“先学后教”视域下教材解读的思考 四川省崇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李银辉 ﹝摘要﹞基于“先学后教”课改举措,教师教材解读范式与学生教材学习方式的贯通、融合,是当下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模式,有效达成“三维一核”、“学业测评”等课堂教学目标的前提和条件。我们教师需要做实的事情有:解读教材体例,探求导学线索;试做学业练习,明晰学习目标;商议“三维一核”,规划学业测评。做实“先学后教”视域下的教材解读,在教师实施“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改革中,敢于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的条件下,学生一定能在一堂一堂有效的学习活动课中,焕发生命活力,不断提升和铸就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先学后教 教材解读 导学主线 学习目标 学业测评 当前,以“先学后教”为核心改革举措的课程教学改革,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范式。“先学后教”是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先学后教”表面上只是顺序、模式、程序的改革,实际上涉及到教学思想的变革。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阅读、思考能力,必须先让学生阅读、思考,然后针对学生阅读思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先学后教”体现的是教与学上的一种规律性的关系,不是可有可无的。〔1〕但是,针对一定区域内中小学纷纷学习效仿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课改经验,尝试课改的实际情况看,虽然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却始终未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性提升,甚至还出现了“浮于观念,流于形式”,改革目标诉求与课堂实践“落差”过大的问题。为了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我们教研室鼓励教研员和一线教师,在已有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寻求成功经验和理论的帮助。为此,自己再次拿出平时收集的剪报阅读。其中,中国教育报系列刊载的“蔡林森在永威”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特别是永威学校在课改基本上路后,他们“注重引导教师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提高引导、点拨水平”的做法,让人茅塞顿开﹝2﹞。我们渴望找到的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源头和根据,恐怕就在于此。 众所周知,从“备课”变称“教学设计”,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标志之一。“钻研教材”作为传统“备课”的基础,在课改试验进行10余年的今天,是否也应该寻找到一个与“教学设计”相适应的课改标志性概念呢?面对学科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一标多本教材的选择现实,以及“先学后教”、“少教多学”“学为中心”等教学规律、教学观念的必行趋势,“钻研教材”需要做的工作如何进一步发展,很值得我们思索。2007年,我市部分学校进行过一项“‘教学做合一’,培养学生教科书解读能力的实践研究”的课改试验,对学生教科书解读能力培育,进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这项研究以解读教科书为基本改革行动,正式提出了“解读教科书”的概念。于今时看来,将“解读教材”作为与“教学设计”相匹配的,标志课改的概念,可能是势在必行。鉴于这样的思考,本文拟就“先学后教”视域下教师教材解读,提出自己的想法。 一、解读教材体例,探求导学主线。 “先学后教”视域下解读教材,与传统“钻研教材”相比,不仅工作内容增多,重心也应发生根本转向,即从重在研究教师的教转向重在研究学生的学,在考虑教的同时,就必须考虑学生的学。这方面,有学者研究指出,教师在分析教材时,要换位思考,模拟当下学生的学习过程,回顾以前自己学习时的困惑,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教师只有把教材中学习的新内容与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活化出一幅幅学生学习的场景,才会有助于学生产生有意义的学习,从而产生新的认知结构,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地图,把“学术形态”、“教学形态”的知识转化为“学习形态”的知识,恰当地处理好学习内容的序、学习活动的序与学习过程的序三者的关系。﹝3﹞具体到教材而言,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下,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为例,试作解读: 首先,教师要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解读教材的媒介形式和表现形态。这包括教材的封面、目录、扉页、每个主题单元的每篇课文和语文天地等,所使用的媒介因素、表现个性特征。我们先把教材的这些个性特征弄清了,就能着手发掘它们所蕴含的导学因素了。诸如,本册教材扉页,就模拟教材学习者“丁丁”、“冬冬”学语文的角色,向将要学习本册教材的小朋友,提出了学习的提示(建议)。现摘录几段供大家做导学主线发掘的研判。 “首先,课文的内容比以前更广、更深,形式也更多样化了。它们都是文质兼美的诗文,我们要认真阅读,细心领会,熟读或背诵重要的文段。‘拓展阅读’的课文是单元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通过独立阅读,认真思考,写好读书笔记。” “每篇主体课文旁边,增加了三个新栏目。‘小资料’内的背景资料可以帮助阅读课文,我们也可以仿照‘小资料’筛选和整理自己查阅的资料。‘我的视角’是我们阅读课文的独特感受和看法,你有什么独到的见解,也可以写在‘我的视角’中,与同学交流。‘我的摘录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