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坡立谷-土司文化最后守望者.docxVIP

世界坡立谷-土司文化最后守望者.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坡立谷-土司文化最后守望者

恩施日报:世界坡立谷,土司文化的最后守望者(0/0)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12日 杨秀武 2010年7月,中国科学院洞穴首席专家、世界洞穴旅游学开创者之一的陈侍才,慕名来到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考察,一个惊世大发现出现在各大报刊的醒目位置:董家河的坡谷发育成熟,多达九重,比目前发现世界最大的坡立谷——南斯拉夫坡立谷还要多三重。坡立谷是一个地质专用名词,是一种大型的封闭洼地,也称溶蚀盆地,是岩溶作用充分的后期产物,面积有几平方公里到上千平方公里不等。坡立谷再发展就成了溶蚀平原。在坡立谷或溶蚀平原内有湖泊、沼泽、峡谷、天坑和湿地等,底部经常有残积洪积层或河流冲积覆盖。简而言之,坡立谷实际上就是由洞穴、坡地、谷地构成的组合体。 溇水河与董家河在一个叫九峰桥的地方汇合。两条河的切割,形成了22.2平方公里天造地设的自然风光,这个地方就是屏山。 屏山的地形地貌,如一艘巨轮,停泊在一片绿色的海洋。溇水峡谷和桃源峡峡谷像一双粗糙的手,将屏山捧在手中。 铁锁桥是通向屏山的唯一通道,站在桥上俯视龙渊峡,这一条10公里地缝里的蓝色的净水,看久了眼珠也会发蓝。拥有刺激和悬念的地缝,看一眼也是需要勇敢、需要精神的。从杜宇楼,沿步游道,经过隧洞步游道下到龙渊峡,然后乘船逆水而上。 龙渊峡水之清,清得令人心旷神怡,4米多深的水,彩色沙粒闪闪烁烁,在水的荡漾中,是炫目的彩色珍珠。透明的游鱼五脏六腑一目了然,在透亮的水中来往穿梭。 龙渊峡之幽,幽得让人不可思议,大有莫名其妙、岂有此理的感觉。泛舟留连,触手可及石壁,青苔软绵绵的、水灵灵的、绿油油的,那种弹性会让你浮想联翩。于是笔直之崖,奇树悬挂,古藤悠悠,线泉晶莹滴得狂草遒劲,有阳刚之气,仰望一线天也是支离破碎,如繁星点点。一句山歌唱出口,应得峡谷全是歌,半时不绝于耳。 龙渊峡之奇,乃游人皆知。悬棺如横空出世,有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一种悲壮的意念冉冉升起。桃源峡的树桥,也是天人合一的其绝佳景,一座长不过5米小石桥,在300多年的风雨剥蚀中,已经是老态龙钟,完全被一棵棵丈余粗的青冈树挤在岁月的深处,远远望去,弄不清楚是人工所建造,还是古树自然生成。桃源峡纵深18公里,一步一景,一景一奇,一直到“七丈五”与溇水峡毗邻的地方。 如果说龙渊峡是捧着屏山的右手,那么溇水峡则是捧着屏山的左手。溇水峡之秀,是10公里的瀑布群落,从屏山的二等岩瀑布到燕子桥电站的马头岩瀑布共有20多处。瀑布群落,各具特色。 溇水峡的雄,是浪淘尽千古风流气势的云海。峡谷宽阔的胸怀,是云海生死轮回的襁褓,放眼翻滚的云海卷起千堆雪团,使人的心情放纵和叛逆,交给云海的瞬间,失落者会获得一种巨大的力量。 溇水峡谷的情,是在两河口码头,泛舟于绿水之上。扁舟荡开翠绿,泛起圈圈涟漪。坦坦荡荡的山里之湖,被清清幽幽的山里之水描绘得如诗如画。细嫩的河水承受不住山歌的激情,让你的心溅起层层微波,在欢歌笑语中荡漾着人的心情、友情。 与屏山仅3公里的董家河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坡立谷形成了董家河自然景观,第二阶段是沿董家河岸边生长了几百年的水杨柳树,第三阶段是1998年桃花山建电站,蛤蟆井修水库,董家河下游由明到暗的地方,筑了一道拦河坝,抬高了水面,加宽了河面,沿岸水杨柳树经过20多年的浸泡,使高大的水杨柳蜕变得奇形怪状,有的树已丑到了极致。董家河水通过拦水后,更是碧波荡漾,一尘不染,水呈蓝色和绿豆色,呈S形横卧董家坪,怪树倒影,水天一色,坐在豌豆角小船上行游其间,像观赏巨大绝妙的水中盆景、水中有树的风景。河的两岸共有10个大小不一的小丘,每个小丘上都是茂密的马尾松和水杨柳的混交林,远看就像九个乌龟。有一个最大的小丘错落有致,却都朝大丘望着,当地老百姓传说这是一只大母龟产下的九只小龟,叫九母寻龟。九母寻龟潭还有一个特色景观,就是不仅两岸杨柳青青、修林丛丛,而且有一种非常珍贵的乔木中华文母从水中长出。其中最大的一棵需要四人合围,中华文母树分桠处,有落叶形成的腐质土,因此在树桠处又生出蓓子树、水枫等树,而这批再生异种树最粗的有尺余,最小的也有五寸左右,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这棵树被命名为“文母抱子”。 由于坡立谷所形成的特殊地貌,董家河这段明流的上游和伏流的结合部形成20米的落差。当河水从洞里涌出时,如一匹宽宽的布帘横挂上面,阳光投射进来,上部如彩缎,中部往下渐成漂白,到底部则又如堆雪。这是伏流露出地表最精彩的奇观,叫水帘洞天。在洞的前额,有一条石板路,北至屏山脚下的留架司,南至走马生态农业园的大崖关,共40多公里,这条石板路叫“泰和合”路。这是晚清湖广总督张之洞办洋务,“开辟利源”作为“自强之端”,发展“改土归流”后容美土司辖区商业经济兴建的一条“经济大通道”。清光绪二年(1876年),广东人林紫晨受张之洞之托,到湘鄂西传授红茶初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