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篇预备知识ch1集合论ch2计数问题试题.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集合论 ;1-1 集合的概念和表示; 组成集合的对象称为集合的成员(member) 或元素(elements)。 ;集合的规定方式有三种:; 空集和只含有有限多个元素的集合称为有限集(finite sets),否则称为无限集(infinite sets)。有限集合中元素的个数称为集合的基数(cardinality) 集合A的基数表示为 ?A?。; 两个集合 A和 B相等当且仅当它们具有相同的元素。即对任意集合A、B, A=B ??x(x?A?x?B) ; 定义1-1.1 设A、B是任意两个集合,如果A的每一个元素都是B的元素,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合(或子集,subsets),或称A包含在B内,记为A?B ;或称B包含A,记为B?A 。 即 A?B ??x(x?A?x?B) ; 定理1-1.1 对任意集合A,B,A=B当且仅当A ? B且B ? A 。即 A=B?A ? B ∧ B ? A 。 证明思路:第一步先证充分性: A=B ?A ? B ∧ B ? A 第二步再证必要性: A=B ? A ? B ∧ B ? A (或A ? B ∧ B ? A ? A=B ) ; 定理1-1.2 对任何集合A,? ? A。即空集是任意集合的子集。 证明:反证法。 ;; 定理1-1.3 设 A 为一有限集合,?A? ? n,那么 A的幂集ρ(A)的元素个数为2n。  证明思路:利用从n个元素中选k个元素来组成子集,计算所有可能的选法为Cnk种, n 子集的总数是Cn0 + Cn1 + … + Cnn = ? Cnk k=0 n 根据二项式定理(x+y)n= ? Cnk · xk · yn-k k=1 再令x=1,y=1,代入上式后定理得证。 幂集的元素可以对子集合的脚标用二进制编码来唯一地确定。;1-2 集合运算; 交运算性质: a) A∩A=A 幂等律 b) A∩? = ? 0律 c) A∩E = A 1律 d) A∩B = B∩A 交换律 e) (A∩B) ∩C= A∩ (B∩C) 结合律 对e)的证明思路:根据交运算的定义??利用谓词逻辑中的联结词“∧”的结合律推导,再利用交运算的定义,转换为集合交运算“∩”的结合律。 (证明过程略)。  ;A; 并运算性质: a) A∪A=A 幂等律 b) A∪? =A 0律 c) A∪E =E 1律 d) A∪B = B∪A 交换律 e) (A∪B) ∪C= A∪ (B∪C) 结合律 对e)的证明思路:根据并运算的定义,利用谓词逻辑中的联结词“∨”的结合律推导,再利用并运算的定义,转换为集合并运算“∪”的结合律。; 定理1-2.1 设 A、B、C 为三个集合,则下列分配律成立: a) A? (B?C)=(A?B)?(A?C) (交对并分配) b) A? (B?C)=(A?B)?(A?C) (并对交分配)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