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语考试题
2010级研究生
二、思考题
1、结合现实谈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2、谈谈你怎样看待“国学热”。
3、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把儒家的德治思想运用到自己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4、儒家德治思想的保障有哪些?
5、孔子的义利观。
(一)对求利行为的人性归结
1、“人之所欲”的客观认知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里仁》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礼记?礼运》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货殖列传》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述而》
2、以贫贱为耻的功利思想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 《泰伯》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卫灵公》
3、审时度势的自我保护意识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泰伯》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宪问》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公冶长》
4、富民利民的主张
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教之。 《子路》
君天下,生无私,死不厚,其子子民如父母,有恻恒之爱,有忠利之教。 《礼记?表记》
(二)见利思义的理性原则
1、孔子主张个人利益的追求要采取正当手段,反对见利忘义。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雍也》
2、孔子倡导“欲而不贪”的适度原则, 反对贪得无厌 。
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颜渊》
放于利而行,多怨。 《里仁》
3、孔子主张在追求个人利益时要兼顾他人利益,反对损人利己。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阳货》
4、孔子要求人们从大出着眼,反对急功近利。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路》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小不忍则乱大谋 《卫灵公》
(三)孔子的义利观以大义大利的结合为旨归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论语·宪问》
6、孔子孝的思想。
7、结合《论语·乡党》篇,谈谈你心目中的孔子形象。
《论语·乡党》集中记述了孔子的容色言动、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与讲究,包括孔子与乡党邻里交往的行为和表现、在朝庭、宗庙活动中的仪表和举止等。在一动一静之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孔子在日常生活当中是如何以实际行动来履行他所倡导的“仁”、“礼”学说的。孔子的日常生活是孔子人格之自然的表现,也为我们全面了解孔子、研究孔子、学习孔子,提供了生动的素材。正如尹氏所说“今读其书,即其事,宛然如圣人之在目也。……学者欲潜心于圣人,宜于此求焉”。
(一)在朝、在乡之举止
集中记载了孔子在朝、在乡等不同的场合,对待不同的人,在容貌、神态、言行、举止等方面的不同。在家乡时,他是谦逊、和善的,在宗庙里、朝廷上,他是恭敬的,但又不卑不亢,庄重严肃。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所有这些,为我们真切的认识孔子,提供了一个生活的视角。
(二) 衣着、饮食之规矩
记述了孔子的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