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螺杆挤出原理及应用
;单螺杆挤出原理及应用;内容;对于牛顿流体,粘度不随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的大小而改变。;各种流体的性质;加工条件的影响;高聚物熔体?E?,;柔性链;粘度的分子量依赖性;粘度的分子量分布的依赖性;二、挤出机基本结构及参数;螺杆基本结构及参数;三、单螺杆挤出理论;3.1、固体输送理论;3.1、固体输送理论; ;(二)固体输送率的计算;求生产率;固体输送率Q ;求输送角;K与M的关系;(三)对固体输送方程中某些因素的讨论;最大的固体输送率(假定fs=0);2、摩擦系数fs、fb;控制螺杆和料筒的表面加工;控制螺杆与机筒的温度;控制螺杆与机筒的温度;;3、螺纹升角φ;3.2、熔融理论;;熔融起点;固体床;;熔融过程观察结果;(二)物理模型建立;(二)物理模型建立;(二)物理模型建立;(二)物理模型建立;;固体床在螺槽中的分布
(a)在螺槽中的分布 (b)在螺杆熔化区的分布
1—上部熔膜 2—固体?? 3—下部熔膜;(三)熔融过程数学分析; (2)熔膜在 z 方向单位长度上的质量平衡
固体沿Y方向加入熔膜的物料量
=熔膜加入熔池的物料量
=熔化速率ω; (3)分界面单位面积上的热量平衡
(传热只沿y方向进行)
由熔膜传入分界面的热量
- 分界面传入固体床的热量
= 物料熔膜所吸收的热量;(三)熔融过程数学分析;(四)熔融过程影响因素;1、物料性质;(四)熔融过程影响因素;(四)熔融过程影响因素;(四)熔融过程影响因素;(四)熔融过程影响因素;(四)熔融过程影响因素;(四)熔融过程影响因素;3.3、熔体输送理论;;;(一)建立物理模型;(二)螺槽中的速度分布及输送率;(二)螺槽中的速度分布及输送率;(三)关于速度分布的讨论;(三)关于速度分布的讨论;z;z;z;z;z;z;(三)关于速度分布的讨论;Vz、Vx、Vl 均是
Y/ h3(位置)的函数,其中Vx与机头压力、截流比无关,Vz、Vl都是截流比的函数。;3、对螺槽内熔体流动的形象化描述;;;;(四)计量段的生产率;(四)计量段的生产率;(四)计量段的生产率;(四)计量段的生产率;(四)计量段的生产率;(五)对计量段生产率公式的讨论;a、P=0(机头全开);c、n↑→An↑ →螺杆特性线截距↑
η ↓ →螺杆特性线斜率↑;(2)口模特性线;o;挤出机工作时:;a、挤出机的产量不仅与螺杆有关,也与口模有关同一根螺杆,不同口模,Q、P均不同,但稳定挤出条件已被决定。
b、挤出机的工作点是在一定操作条件下自动调节的,不能人为单独控制。;c、Qc、Pc=? ;(3)挤出机的工作点;绝热条件下:;(3)挤出机的工作点;(4)计量段螺杆参数对Q 的影响;(1)h3;P;(5)计量段 的功率计算;(5)计量段 的功率计算;单螺杆挤出机选用要考虑的问题:
高聚物的种类和性质:
颗粒形状、大小和松密度
熔融温度或软化点
粘度
热稳定性
吸水性
挥发性;单螺杆挤出机选用要考虑的问题:
原材料组成和产品种类:
填料:碳酸钙、滑石粉、碳黑、云母粉、玻璃纤维、碳纤维
增塑剂
润滑剂
抗氧剂
交联剂
发泡剂;四、螺杆结构参数的选择原则;四、螺杆结构参数的选择原则;四、螺杆结构参数的选择原则;2、长径比L/D与分段结构
(1)L/D=螺杆有效长度/螺杆外径
表征挤出机性能的参数
L/D ↑ → Q ↑
→ 塑化效果↑(停留时间长)
→ 挤出稳定性↑(逆流和漏流减少)
→ 易分解(停留时间长)
→ 螺杆与料筒磨刮(自重增加)
L/D有增加的趋势(20、25、30、33、43等) ;四、螺杆结构参数的选择原则;四、螺杆结构参数的选择原则;3、压缩比ε与h1、h3
作用:
数值:ε= 2 ~ 4(视物料形状、结晶与否而定)
实现方法:
等距不等深:h1大、h3小
加工容易、塑化好、挤出稳定,但根部较弱
等深不等距:h相同,t不同(收敛螺杆)
加工难,剪切速率小,主要适用于橡胶
不等深不等距:在双螺杆中应用
渐变型螺杆:;四、螺杆结构参数的选择原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