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化性溃疡1选编
第四篇 消化系统疾病 ;1.掌握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其诊断和治疗原则
2.熟悉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和药物
3.了解本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的新进展;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
类型:
胃溃疡(gastric ulcer,GU)
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
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有关,溃疡的黏膜缺损超过黏膜肌层;DU:GU 2-3:1
DU男:女 3:1-10:1
GU男略多于女
GU发病年龄较DU晚10年
PU近10余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DU明显 ;消化性溃疡的形成:
胃、十二指肠黏膜的自身防御-修复(保护)因素
和侵袭(损害)因素平衡失调
GU:自身防御-修复(保护)因素减弱为主
DU:侵袭(损害)因素增强为主
H.Pylori (不同毒力菌株)、宿主(遗传状况)、环境因素三者参与PU的发生
;;
幽门螺杆Hp菌(H. pylori,):
PU 病 人 Hp 检出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DU90%,GU70-80%
根除 Hp 后溃疡年复发率明显下降(70%→5%)
;致PU发生的几种假说:
1、 H.Pylori -胃泌素-胃酸学说
H.Pylori →胃泌素↑→胃酸↑
根治H.Pylori →胃泌素、胃酸恢复正常
2、十二指肠胃上皮化生学说
3、H.Pylori致十二指肠黏膜碳酸氢盐减少;粘附作用: H.Pylori具有黏附素能紧贴上皮细胞,使细胞绒毛断裂
蛋白酶作用: H.Pylori产生蛋白酶分解蛋白质,破坏黏液屏障结构
尿素酶作用: H.Pylori具有尿素酶活性,分解尿素为NH3,损伤上皮细胞,保护细菌生长
毒素作用: H.Pylori具有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能引起强烈的炎症反应
H.Pylori菌体作为抗原产生免疫反应;直接损伤胃黏膜
抑制COX-1导致前列腺素的合成,削弱黏膜的保护作用;Gastric ulcer多于Duodenal ulcer
溃疡较大、多发,多见于胃体大弯侧和胃窦部
常为无痛性,多以严重出血、穿孔首发
(50%~80%)无痛与NSAID的镇痛有关;有溃疡易感因素的人(高酸分泌、溃疡病史、H. pylori感染等)
年龄 Arains多变量分析, 每增加1岁,并发症增加 4%。75岁属最高危人群;剂量、疗程、品种
aspirin 75mg/d 增至1 200mg/d 相对危险度增加 2.3 6.4
疗程 1个月溃疡并发症危险性增加 8 倍
1~3个月 3.3倍
3个月 1.9倍
联合用药 两种以上危险性增加
与 类固醇激素、抗凝剂合用危险度明显增加
; PU是由于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所致,这一概念在“HP时代”仍未改变
;DU患者胃酸分泌增多与下列因素有关:
壁细胞总数增多
壁细胞对刺激物的敏感性增强
胃酸分泌的正常反馈抑制机制发生缺陷
遗传、H.Pylori感染
迷走神经的张力增高
刺激壁细胞分泌盐酸、刺激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
;PU有家族史: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3倍
“O”型血人群发病率可高出40%
现“遗传因素”受到挑战,“家族史”可能为HP感染的“家庭聚集”现象;DU患者胃排空快 →十二指肠酸的负荷加大→黏膜损伤
GU患者胃排空延缓→胃窦张力↑→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胃酸分泌↑
同时存在十二指肠-胃反流,损伤胃黏膜,加重HP感染;紧张、忧伤、焦虑、强烈的精神刺激,可影响胃酸分泌、胃肠运动、黏膜血流调控引起溃疡
;部位:DU 95%在球部,少数发生于球后部(球后溃疡);GU 85%发生于胃窦小弯、胃角
同一部位有2个以上的溃疡称多发性溃疡
胃、十二指肠同时有溃疡称复合性溃疡
直径大于2cm称巨大溃疡
;形态:溃疡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多数直径<2.5cm,深度<1.0cm,累及黏膜肌层,少数可深及肌层甚至浆膜层,边缘整齐,规则,底部平整,干净或有灰白色渗出物;;修复愈合,一般需4~8周
溃疡发展损伤血管→上消化道出血
穿孔,若穿孔后壁与胰、肝、横结肠粘连称为穿透性溃疡
幽门狭窄→幽门梗阻
恶变(1%以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
慢性过程(数年至数十年)
周期性发作,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常有季节性
发作时上腹痛呈节律性;疼痛原因:
溃疡与周围组织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