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4章调血脂药ppt课件
第十四章 调血脂药;第十四章 调血脂药;一、概述
;㈠AS危险因素;(二)血脂和脂蛋白成分及生理功能;(二)血脂和脂蛋白成分及生理功能;(二)血脂和脂蛋白成分及生理功能;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
胆固醇(cholesterol ,Ch)
磷脂(phosphatide,PHL)
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AA); 血浆主要脂蛋白特征;脂蛋白的运输功能及其异同点;(三)脂蛋白代谢;; (2)脂蛋白代谢异常和心血管疾病
高脂血症
血浆胆固醇水平增高,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原因:
正常人血总胆固醇 <200mg/dl(5.2mmol/L)
临界高胆固醇血症 200~219mg/dl(5.2~5.69mmol/L)
高胆固醇水平 >220mg/dl (5.72mmol/L )
低HDL水平:
HDL-C若<35mg/dl(0.91mmol/L )
HDL-C应>40mg/dl(1.04mmol/L )
; (2)脂蛋白代谢异常和心血管疾病;;二、调血脂药物的分类;
他汀类 : 洛伐他汀(Lovastatin) 辛伐他汀(simvastatin) 普伐他汀(pravastatin) 氟伐他汀(fluvastatin) 阿伐他汀(atorvastatin); 他汀类的体内过程;【治疗AS的机制】 ;ApoB-100↓;【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⒈副作用很少,偶见胃肠道反应。
⒉大剂量可出现皮肤潮红、头痛。
⒊偶有无症状性转氨酶↑,约1%致肌酸磷酸激酶
(CPK)↑, 停药 2~3个月可恢复。
⒋<1%发生横纹肌溶解症
以辛伐他汀、西立伐他汀(拜斯亭)多见。
表现为肌痛、肌酸激酶(CPK↑,CPK升高是RL的标志)
严重者可因横纹肌溶解而致急性肾衰,甚至死亡。
注意 ①定期血清和尿中肌红蛋白,有助于RL的早期诊断
②肌痛应查CPK
③与贝特类、烟酸、环孢素、红霉素等慎合用。; 2001年8月8日,德国拜尔公司宣布停止销售拜斯亭(西立伐他汀钠),原因是美国有31例,其他国家有21例因服用该药导致横纹肌溶解症而死亡。
横纹肌溶解症(rhahdomyolysis,RL)是指横纹肌细胞受损后使细胞膜的完整性发生改变,细胞内物质,如蛋白、离子、酶等释放入血,最后从尿中排出。其临床特征是肌痛、肌紧张、肌肉注水感,尿色异常(黑红或可乐色),血清肌酸激酶(CK)显著增高,超过正常10倍以上,血、尿肌红蛋白阳性,甚至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对他汀类药物的评价;考来烯胺+胆汁酸→胆汁酸重吸收↓→肝内Ch转化↑
→肝内Ch↓ →LDL-R活性↑→LDL-Ch经受体
进入肝细胞 ↑→血浆 TC和 LDL –Ch↓;Ac-CoA;;【作用特点】
LDL-R↑→ LDL↓(25%) → ↓TC(20%)
对VLDL 和TG影响小
对HDL无影响,还能有所提高。;【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应用剂量较大,有特殊的臭味和一定的刺激性,少数患者可出现胃肠道反应如恶心、腹胀、消化不良、便秘等(一般2w内可消失)。
大剂量可致脂肪痢(影响脂肪吸收所致),减少脂溶性维生素、铁、镁、锌及叶酸的吸收。
药物相互作用:易影响多种药物尤其是弱酸性药物吸收。;第2节 主要降低三酰甘油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药物;
【药物品种】;(1)抑制Ac-CoA羧化酶→FAA从脂肪组织进入肝合成 TG↓、VLDL↓
(2)增强LPL活性→加速CM、VLDL的分解,增加HDL的合成,促进Ch逆转运和粪便Ch的排泄。
(3)促进LDL颗粒的清除;(二)非调脂机制
⑴降低某些凝血因子的活性
⑵ 减少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
剂的产生。
⑶降低血小板的反应性和聚
集性;【临床应用】
Ⅱb、Ⅲ型和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症,
尤其是VLDL↑TG↑,同时HDL↓的脂蛋白异常。; 【不良反应】
⒈胃肠道反应(5%):最常见,但患者可以耐受。
⒉乏力、头痛、失眠、皮疹、视物模糊等。
⒊偶有肌痛、尿素氮↑、转氨酶↑,停药可恢复。
⒋氯贝丁酯不良反应多且严重,如胆襄炎、胆石症、
心律失常、增加胃肠肿瘤的发生率。
注意:①肝肾功能障碍、妊娠、哺乳妇女、儿童禁用。
②避免与他汀类合用(增加横纹溶解症的发生率)
③避免与口服抗凝药合用(增强抗凝活性→出血倾向); 【机制】;食物脂肪;①VLDL↓→TG↓、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