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5·20~兴贤_王安石精品课件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ppt

高中语文5·20~兴贤_王安石精品课件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5·20~兴贤_王安石精品课件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第20课 兴 贤;诗海探珠 浪淘沙 王安石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亡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佳诗品韵清幽书香 【赏析】 这首词歌咏伊尹和吕尚“历遍穷通”的遭际和名垂千载的功业,以抒发作者获得宋神宗的知遇,在政治上大展宏图、春风得意的豪迈情怀。它不同于一般古代诗人词客那种笼统空泛的咏史作品,而是一个政治家鉴古论今的真实思想感情的流露。全词通篇叙史论史,实则以史托今,蕴含作者称赞明君之情,这正是本篇的巧妙之处。;【思考】 这首词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基础自主学案;才干出众;这以后;七、名句默写 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登飞来峰》) 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元日》) 看似寻常最奇崛,______________。(《题张司业诗》) 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____。《书湖阴先生壁》;八、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王安石(1021-1086年),字____,号____,封荆国公。抚州临川人,北宋出的______、思想家、文学家。他是宋神宗时的宰相,创新法,改革旧政,是一个进步的政治家。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诗文方面。;词作不多,但其特点是能够“一洗五代旧习”,不受当时绮靡风气的影响。有《王临川集》。王安石的散文紧贴社会、政治和人生的实际问题,直接为他的政治斗争服务。其散文以议论性居多。他较少注意文章气氛的酝酿,从感情上打动人,而是多针砭时弊,根据深刻地分析,提出明确的主张。因此,他的散文一般具有较强的概括力与逻辑性,语言简炼、朴素,立意非凡。;2.资料链接 仁宗庆历年间有庞大的军队,但百万大军缺乏严格的训练,养成了骄堕习气,而战事不断,多以宋军败北而告终。真宗景德元年,宋与契丹订立了屈辱的“澶渊之盟”。北宋存在大量冗官、冗兵,政治腐败极深。神宗即位后为了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他把希望寄托在王安石变法上。;变法触及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触及官场的腐败、用人体制,在统治阶级内部引起轩然大波,最终导致变法的失败。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在封建时代,任贤使能还是弃贤专己,是辨别明君与昏君的标尺,也是关系到国家兴衰治乱的关键。王安石在《兴贤》中提出的“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的观点是值得肯定的。;课堂互动探究;2.“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此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式?怎样论证的? 【提示】 此句是对比论证,古时纷扰之际贤能众多,现今太平安宁也要重用贤能之士,再次强调“兴贤”的重要性。它关系到一个国家政权的稳固,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所以无论是“古时扰攘之际”,还是“今之太宁之时”一定要任用贤能之士,因为“得贤才者得天下”。;3.“兴贤”与国家的兴衰有何联系? 【提示】 王安石作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现状,实行新政,有远大的抱负。要使新法得以顺利执行,必须起用一批德才兼备的贤士,而且变法会涉及社会的多方面,特别是触及官场的腐败和用人体制,如果朝廷能够广开贤路,招揽英才,君王能任贤使能,虚心纳谏,那么国家兴邦就有希望。如果有贤不用,必将导致国家衰亡。;4.本文是怎么论证为什么要“兴贤”的? 【名师点拨】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然后采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反复从正面论证了兴贤则昌,又从反面说明了反之则亡的道理。在理论论证的基础上,作者采用举例论证,列举了历史上兴贤则国昌的事实,以古证今,说明了兴贤的必要性。;5.文章第二段提出了哪些“兴贤”的方法? 【名师点拨】 作者认为,“兴贤”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广泛地征求众人的意见,不要有忌讳的事情,不亲近小人,不斤斤计较于文牍的细节,不挑别人的小毛病。也就是文章所说:“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细剖·深析] [楼主]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也就是强调“适用”,关于王安石的这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沙发] 从文学的角度综观王安石的作品,无论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就。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在他手里得到了有力的推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作出了贡献。王安石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对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是合理的。;[板凳] 王安石的文学主张,却过于强调“实用”,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