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6.1 概述、钢中马氏体晶体结构PPT(10级)综述.ppt

CH6.1 概述、钢中马氏体晶体结构PPT(10级)综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6.1 概述、钢中马氏体晶体结构PPT(10级)综述

第六章 马氏体相变与 钢在冷却过程中的低温转变; 本章内容提要 1.马氏体的定义、马氏体转变的含义 2.马氏体(M)相变的主要特征 3.马氏体的晶体结构 4.马氏体的组织形态 5.马氏体转变的热力学 6.马氏体转变动力学 7.马氏体转变机制 8.马氏体的性能 9.马氏体转变的应用;基本要求: 1. 马氏体的定义、马氏体转变的含义、 2. 马氏体(M)相变的五个主要特征的内容 3. 马氏体的晶体结构的类型、正方度 4. 马氏体的两种基本形态是板条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影响马氏体形态及其内部亚结构的因素 5. 马氏体转变的热力学条件、驱动力、T0、MS的物理意义、Ms点很低的原因、马氏体的形成条件、影响钢的MS点因素 6. 马氏体转变动力学主要有四种方式,各种方式的特征。 7. 马氏体转变机制:形核理论、三种切变模型(本部分作一般了解) 8. 马氏体的性能:力学性能的显著特点、马氏体高硬度(高强度)的本质、强度和韧性与含碳量及亚结构的关系;超塑性、高碳马氏体的显微裂纹 9. 奥氏体稳定化:热稳定化和机械稳定化 10. 马氏体转变的应用(本部分作一般了解) ;概 述; 1.马氏体转变的含义(链接) 指钢从奥氏体状态快速冷却(即淬火)而发生的无扩散型相变,转变产物为马氏体。 是替换原子经无扩散位移(均匀和不均匀形变)、由此产生形状改变和表面浮突、呈不变平面应变特征的一级、形核长大型的相变。;马氏体定义的历史;2.马氏体的定义: 马氏体是碳溶于α-Fe中的过饱和间隙式固溶体; 马氏体是在冷却过程中所发生的基本特征属于马氏体型转变的转变产物。母相无扩散地、以惯习面为不变平面的切变共格的相变产物,统称为马氏体。 原子经无扩散切变的不变平面应变的晶格改组,得到的与母相具有严格晶体学关系和惯习面的含有高密度位错、层错或孪晶等晶体缺陷的组织称为马氏体。;6.1.2 钢中马氏体的晶体结构;马氏体的晶胞模型; 2. 马氏体的正方度与碳含量的关系 马氏体正方度与含碳量呈直线关系,含碳量愈高,正方度愈大,即:c/a = 1+0.046wc ; 3. 马氏体的异常正方度 有些钢的马氏体的正方度远偏离式(6-3)的数值,称为异常正方度。 在高碳铝钢(1.5%C,7%Al)和高镍钢(1.0%C,19%Ni)中新淬火马氏体,测试其正方度要高于式(6-3)给出的数值,称为异常高正方度;当温度回升到室温时,正方度下降。Ms点低于0℃的锰钢(0.6%-0.8%C,6%-7%Mn)制成奥氏体单晶,淬入液氮,测试其在液氮温度下的正方度要低于式(6-3)给出的数值,称为异常低正方度。 当碳含量小于0.2%时,碳原子偏聚于马氏体的位错线或是均匀地分布在X、Y和Z三个位置上,即处于完全无序状态。碳原子的存在虽然引起点阵常数的增加,但不会改变正方度。 合金元素对马氏体的正方度影响不大。; 4.马氏体的晶体结构类型 马氏体的晶体结构类型有两种: 体心立方结构(WC0.2%) (a=b=c) 体心正方结构(WC0.2%) (a=b≠c) 奥氏体具有面心立方点阵,溶入的碳原子位于铁原子所组成的正八面体中心。; 6.1.3 马氏体转变具有一定的位向关系和惯习面; (1) K-S关系 1930年,库尔鸠莫夫与Sachs在1.4%碳的碳钢中发现,马氏体与奥氏体有下述关系: {110}M //{111}γ, 111 M //110 γ 右图为钢中马氏体在不同的(111)γ晶面上形成时可能有六种不同K-S关系。; (2) 西山关系 1934年,西山在铁??合金中发现,在室温以上形成的马氏体与奥氏体之间存在K-S关系,而在-70℃以下形成的马氏体与奥氏体呈下列关系: {110}M //{111} γ 110 M //112 γ 西山关系与K-S关系相比,晶面关系相同,晶向关系相差5°16’。; (3) G-T关系 1994年,Grenigen与Troiano 在Fe-Ni-C合金中发现,马氏体与奥氏体的位向接近K-S关系,但略有偏差,其中晶面差1度,晶向差2°,称为G-T关系。 {110}M //{111}γ差1°, 111M //110γ差2° ; 6.1.4 惯习面 惯习面即马氏体转变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