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转移性收入在居民收入分配中的作用--中国居民收入分配中的逆向调节机制.pdf
                    
2015 年第2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总第193期 
                  
No.2 2015            Jinan Journal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Sum No.193 
 
【国民经济研究】 
           转移性收入在居民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中的逆向调节机制 
                                   田卫民 
                   (河北金融学院 数量经济研究所,河北 保定 071051) 
      [摘 要] 我国转移性收入对居民收入分配存在明显的逆向调节作用。虽然城镇自2005 年、农村自 
    2006年起转移性收入对居民收入分配具有微略的正向调节作用,但是由于城镇居民得到的转移性收入远多 
    于农村居民,导致2002—2010年平均的城乡居民收入比由自有收入的257 扩大到可支配收入的325,从而 
    使得总体的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了1198个百分点。除2008年略高于04 以外,2002—2010 年所有年份居民 
    自有收入基尼系数均未超过国际警戒线,居民收入分配相对合理。加上转移性收入转化为可支配收入后,居 
    民收入分配差距大幅度扩大,并且所有年份的基尼系数均超过国际警戒线,进入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区段。 
       [关键词] 转移性收入;收入分配;基尼系数;逆向调节 
       [中图分类号] F06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5072(2015)02-0092-10 
                                 一、引 言 
    自从陈宗胜基于库兹涅茨(Kuznets)倒U定理提出“公有制经济收入差异倒U 曲线假说”及其 
“阶梯形变异”以来,国内外学者开始了对中国收入不平等问题的广泛研究。概述起来,学者们主要从 
如下三个方面对收入差距扩大的成因进行了探索。一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居民收入分 
配的重要因素,Kuznets“倒U 曲线”的形状只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① ;Nafziger建立的用于计算基尼系 
数的回归方程式的解释变量只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②。虽然他们的观点存在激烈争论,但毫无疑问, 
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基尼系数变动的重要因素。因此,陈宗胜认为经济处于较快发展时期时不应过 
多关注收入差别的扩大,这一时期收入差别的扩大是不可避免的,是经济规律③。Hussain、Lanjouw、 
 [收稿日期] 2013 -08-27 
 [作者简介] 田卫民(1969—),男,湖南郴州人,河北金融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转型经济学。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制度变革效应研究》(批准号:12BJL001);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研究》(批准号:HB14LJ009)。 
 ① Kuzenets,S.,“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American EconomicReview,Vol.45,No.1(1995),pp.1 -28. 
 ② Nafziger,E.W.,The Economics ofDeveloping Countries,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0,pp99 -130.他建立的回归方程式为 G= 
   1.067 -20.221/x-0.089lnx,式中,G为基尼系数值,x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③ 陈宗胜:《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分配差别现状、趋势及影响因素———以天津市为案例》,载《经济研究》1997 年第3期。 
 ④ Hussain,A.,Lanjouw,P.,Stern,N.,“Income Inequalities in China:Evidence from Household Survey Data”,World Development, 
   Vol.22,No.12(December 1994),pp.1947 -1957. 
                                                                        ·93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