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节目文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胡適》节目文稿

PAGE  PAGE 33 《胡适》 上集节目文稿 (2008年11月30日播出) 发表于 2008-12-01 17:23:13 类别:节目文稿 胡适上集 Part 1 串场1:“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这是1962年胡适去世后 ,蒋介石先生为他题写的一副挽联。提起胡适这个名字,老一代的人可能脑子里边还有个印象,那就是历次政治运动批判的那个反动文人。在很长一个时期里,他的名字只有在被批判、被诅咒的时候才会被提起,以致于今天不少青年人都不知他为何方神圣,对他有所了解的人,也没有机会替他讲一句公道话。直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蒋介石所描述的这个集新旧文化于一身的胡适才开始了他去妖魔化的过程,他的文化启蒙思想,他的科学观念,他对自由和民主的执着,伴随着他私生活的风月往事一起浮出水面,为我们共同还原了一位有血有肉,又注定以悲剧收场的知识领袖。 解说1: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原名胡洪骍,因年少时读《天演论》,信奉其中 “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而改名胡适。然而他的一生,并没有像他的名字一样去主动适应世界的变化,或者说,他一生执着追求的自由和民主,在动荡的近代中国显得有些生不逢时。 耿:胡适的一个基本的信仰就是自由和民主,这一条决定了他不可能走共产党这条路,因为共产党是搞暴力革命,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所以他是在共产党和国民党二者必取其一这个条件下,选择了国民党,他并不完全赞成国民党那一套,他到台湾以后还是继续批评蒋介石。 主持人:他正好处在这么一个历史阶段,这个历史阶段中间的话呢,使他这样的自由主义者不可能在社会上真正有所施展,有所作为,而且社会上的这些比较激烈的人,形成的政治集团对他形成了一个挤压,挤压得他几乎没有空间,所以用中国的老话说叫做“老鼠进竹筒,两头不讨好”。 耿:所以在政治上就决定了他的一生带有悲剧色彩。 解说2:胡适青年时期曾在美国留学7年,得到博士学位。这段经历让他对美国式的自由民主产生了近乎虔诚的信仰,然而当他将这套“真理”搬回到自己的祖国之后,却成为了上世纪中国最具争???的人物。在他生前,早已是毁誉参半,生后也依然“功罪盖棺犹未定”。只是,与别人不同,对于指责和咒骂,胡博士的反应却是一贯的沉默 。   1955年,三联书店出版了八大本《胡适思想批判论文汇编》,共200多万字。有意思的是,当时在美国居住的胡适,认真地搜集起这些文字,并兴致颇浓地进行了批注 。有人开玩笑说,全世界唯一耐心看完这八本奇书的,可能只有胡适本人。 耿:胡适这个人既具有中国忠恕,儒家讲这个忠恕之道,又有西方的这种绅士的修养,他从来不恶语伤人,从二十年代开始,青年学生、左派作家不断地各种非常激烈,恶毒的字眼来骂他,他从来不回骂。鲁迅写他那么多骂他的文章,他从来不回答,从来不回答,共产党这么批判他,他也没有对毛泽东对中共也没有讲非常难听的话,也没有讲,我的记忆中胡适讲的可能最令毛泽东生气的一句话,他有一次答记者问,记者说,说毛泽东当时在北大做事,毛泽东是不是你的学生?胡适说他不是我的学生,他当时只是在北大图书馆做事。完了他下面加了一句,这句话我想是他一生里,讲的最有失绅士风度的一句话,他说按照毛泽东当时的水平他考北大是考不上的,我估计这个话有可能传到毛泽东的耳朵里,所以毛泽东非常地决断的发动一场全国规模的彻底批判胡适这样一个运动。所以后来中国这个一般老百姓除了跟胡适有过接触,读过胡适的书的一些老一代的人以外,一般人对胡适的了解,都是批判,批判运动中,批判运动所塑造的那个胡适形象,卖国,买办文人,蒋介石的御用文人,战争罪犯,战争鼓吹者是这样。 串场2:背负了众多骂名,又同时誉满天下的胡博士,1891年12月出生于上海,祖籍安徽绩溪。当年父亲胡传在上海做巡吏,这个四儿子的出世似乎并没有给他的仕途带来什么好运,不久之后,他便被调往了台湾,胡适也随父母一起来到了这一片与他颇有缘份的土地。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清廷将台湾割让给了日本作为赔偿,引起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掀起了一场抗日运动。胡传对局势似乎早有预料,先前便托人将妻儿送归了绩溪老家,而他自己却没有活着回到故乡。5岁的胡适在他23岁的母亲冯顺弟的管教下,在秀美的徽州山村中,开始了每个中国旧式文人都要经历的私塾阶段。 主持人:这个村子就叫做上庄。 胡:上庄。 主持人:胡适故居从这走了吧,这墙上还有文革留下的痕迹,打倒,那边毛主席万岁,这个打倒谁呢我看看,这个打倒后面的这个宾语被抹掉了,不会是打倒胡适把。 胡:不过在大批判的时候,在胡适这个地方,组织了大批判战斗队来批判胡适。 主持人:肯定有很多的造反派、红卫兵要到这来批判的吧。你看要不是墙上头,老是贴着这种指引性的路牌,胡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