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 总第六十八回 兴都库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漢》 总第六十八回 兴都库什

《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五目《西汉》 第六十八回 兴都库什 向东还是向西,这是一个问题。不过很多时候,对于南下的游牧民族来说,这只是一个顺序问题。游牧民族其实并不会如我们今天这样,去研究战略方向。他们只是关注哪一区域更为富庶,或者更容易征服罢了。如果由马雷、捷詹河绿洲一直向南的话。入侵者所能选择的,并不仅仅是向西渗透伊朗高原的帕提亚板块;或者向东,经由蓝氏城征服整个吐火罗地区。他们还可以选择,由伊朗高原——兴都库什山脉的接合部插入,继续南下。然后再选择是向西进入伊朗高原南部的“波斯”板块,还是东插入兴都库什山脉南部地区。 最先有案可查,选择结合部插入方案的政权,并非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虽然他们之前肯定这样做过了),而是从地中海而来的马其顿人。基于方位的原因,亚历山大和他的追随者,是在征服了整个伊朗高原核心区之后,再到达伊朗高原与兴都库什山脉结合部的。这也使得马其顿人的选择方向和南下的游牧民族有所区别,他们要作出的选择,是先搞掂兴都库什山脉北麓,还是先征服兴都库什山脉以南地区。 由于亚历山大是先攻取波斯帝国的核心区——波斯板块,然后折向西北方向占领米底,最后再向东征服帕提亚板块,到达兴都库什山脉与伊朗高原的北部分割点——赫里河中游的。按照正常逻辑,马其顿方阵下一步的选择,应该是沿山麓继续向东,先征服整个吐火罗盆地,再入主粟特;也可以选择先向北,直接插入阿姆河北的粟特地区,然后再回头覆盖吐火罗盆地。不管先攻击哪个方向,中亚农业区都应该是马其顿人下一步的选择。然而事实上,亚历山大并没有这样选择,而是在赫里河中游转而南下,开始了兴都库什山脉南部的征服。 这样看似在绕圈的路线,其实并不是亚历山大主动选择的。他不过是紧跟波斯帝国最后的统治者——大流士三世的脚步追杀罢了。当波斯帝国不仅丧失他们在新月沃地的行省,还丢掉了帝国在高原之上的三大核心区之后,帝国复兴的希望,就只能寄托于兴都库什山脉南北的东方殖民地了。而对于一个农业属性明显的帝国来说,波斯人征服和殖民的重心,也无外乎是沿山麓低地分布的那些河谷平原。也就是说,当马其顿人跟着波斯帝国的统治者,围着兴都库什山脉转一圈,并占领那些绿洲之后。他们也就基本完成了对波斯帝国东方领土的接收工作。至于这个圈应该是顺时针转,还是逆时针转就不那么重要了(关键看波斯人怎么逃了)。 如果大流士三世在离开波斯高原之后,是向吐火罗或者粟特方向逃亡,那么他和亚历山大将会进入我们所熟悉的板块。不过既然双方都选择了南下,我们正好沿着他们的足迹,去看看兴都库什山脉西、南麓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当我们把视线放在波斯高原与兴都库什山脉的结合部时,就会发现为这个中间地带滋养绿洲的任务,是由南、北两大水系——赫里河和赫尔曼德湖来完成的。 由于为亚洲中部带来水气的风,基本都来自于大西洋方向。因此兴都库什山脉对于这个中间地带的淡水供给起了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赫里河(也有译哈里河的)、赫尔曼德湖水系,主要都是由兴都库什山脉集水的。在波斯帝国时期,结合部的北部被称之为“阿里亚”地区。其地缘核心则在今天阿富汗西部,赫里河中游的“赫拉特”。 赫拉特能够成为阿里亚地区的地缘中心,一方面是因为它所处的那段河谷相对开阔,相应的绿洲面积也更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沿赫里河谷向东,可以开拓出一条深入兴都库什山脉腹地的东西向通道。这使得赫拉特实际处在十字相交的交通枢纽位置上。当然,这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是赫里河那充沛的水量,参考附图中所显示的赫里河在兴都库什山脉的流程,我们就能感觉到,在有水就有了一切的中亚地区,赫里河谷内的低地是相当有农业潜力的了。 对于攻击此赫拉特的亚历山大来说,在沿赫里河前行至赫拉特后,就没有必要再继续向上游地区走了。我们前面也说了,征服兴都库什地区的重点,在于周边沿线的绿洲。一定要到山脉腹地去打扰那些山地游牧部落的平静生活,只会让自己陷入无穷无尽的烦脑之中(更何况财富主要都集中在周边绿洲中)。因此无论是波斯人,还是马其顿人,他们在征服以赫拉特为核心的赫里河中游地区后,都会继续选择向南去寻找下一片绿洲。 如果赫里河和穆尔加布河,最后不是在受阻于伊朗高原后,转而注入图兰低地形成捷詹河、马雷绿洲的话,它们应该有机会在两大高地的结合部,冲积出更大规模的绿洲来的。问题是,它们最终还是北流,成为阿姆河理论上的中游支流了。赫里河、穆尔加布河下游在为波斯高原与粟特地区之间,构筑两个中继站的同时,也将兴都库什山脉分水线以北山地,所收集的大部分淡水,送给了卡拉库姆沙漠。至于赫里河以南的两大高地结合部,就只能依靠一些规模较小的河流来滋养了。 由于没有大型河流的补给,整个伊朗高原与兴都库什山脉结合处的中北部,并没有值得关注的绿洲。在那些小规模的河流,最终只能在今天的伊、阿边境处的低地中,蓄积出一系列的咸水湖(如最北部,被两国一分为二的“纳马克扎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